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正文
  1.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903

概要: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辨过人。①膺 ② 改为2、按要求填空。(4分)①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自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②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③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④写出一句古诗文中催人上进、励志奋发的名句。(课内外皆可)3、《鲁滨逊漂流记》一出版,“鲁滨逊”就成了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试概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2分)4、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2分)例:“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仿写:二、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5—10题(一)鸟 鸣 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5、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辨过人。

  ①膺 ② 改为

  2、按要求填空。(4分)

  ①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自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②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③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

  ④写出一句古诗文中催人上进、励志奋发的名句。(课内外皆可)

  3、《鲁滨逊漂流记》一出版,“鲁滨逊”就成了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试概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2分)

  4、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2分)

  例:“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仿写: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5—10题

  (一)

  鸟 鸣 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3分)

  6、“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二)

  孙 权 劝 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孙权劝学》的内容是 ,

  诸葛亮写《诫子书》的用意是 。(2分)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治经: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

  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0、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21题

  (一)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9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草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