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正文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108

概要: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热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女人心。 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十分,怎么样?” 1 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热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女人心。
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十分,怎么样?” 1
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后来,小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了村上第一个大学生。
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故事。
答:
10、请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小男孩怎样的心理。
(1)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
答:
(2)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竞一下子热泪盈眶。
答:
11、请概括秦老师这一人物形象。
答:
12、对上文中小男孩母亲的“竹鞭教育”,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答: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
1、①逃跑 ②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③经过 ④带领
2、BC 3、略
4、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现代文阅读
(一)
5、D 6、后三节 “我想”
7、整个都是想像的,但是在想像中用肯定的语气,表现了作者追求理想境界的坚定信念。
8、诗人这样写是要表达自己的理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黑暗势力压迫的不满,对自由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
9、秦老师以“高利贷’’的形式借给贪玩的小男孩一分,从而激发他刻苦学习,进而改变了他的一生。(大意对即可)
10、(1)紧张、胆怯(害怕)(羞愧) (2)自豪(激动)、感激
11、秦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善良),具有责任感(讲原则),充满教育智慧(讲究教育方法)的老师。
12、示例①:不赞成,小男孩母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伤害孩子稚嫩的心灵,应该如秦老师一般,用和风细雨,用爱,感化孩子。
示例②:赞成,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竹鞭”未尝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答赞成或不赞成均可,理由要能支撑观点) 更多学案尽在教育城资料库

点击查看:七年级各个版本课文学案

编辑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85jc.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上一页  [1] [2]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绿色蝈蝈》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