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及课堂实录合集(315页可下载)» 正文
  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及课堂实录合集(315页可下载)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196

概要: 生10:“盖一癞虾蟆”中的“盖”,现在一般组词是“盖子”,用在这里不合适,请大家告诉我换一个什么词好。 生11:根据语境,应该是“原来“。 师:词句理解还有疑难吗? 生:没有了。 师:过了字词这一关,我们来欣赏一幅有趣的图,这是编辑为我们配的,看看画了些什么? 生1:画了一个男孩,手里拿着烟杆。 师:为什么说是烟杆呢? 生1:文中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我认为是用烟杆在熏烟。 师:其实这里的烟不是用烟杆熏出的,应该是以前人们用艾草制作的熏蚊子的蚊烟。看看还画了些什么? 生2:还画了仙鹤,柳枝。 师:你说是仙鹤,就更有美感了,不过,这是柳枝吗? 生3:我认为应该是蚊帐,文中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可见他是在蚊帐中熏蚊子。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文章内容着手。你们能用四五个字给这幅画命个名吗? 生1:青云白鹤观。 师:真聪明,直接从文中就找到了现成的名字。 生2:鹤立云端图。 生3:群鹤舞空图。 生4:帐中戏蚊图。 师:图有趣,文字更有趣,大家不妨把这有趣的文字读一读,读的时候放松一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及课堂实录合集(315页可下载),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生10:“盖一癞虾蟆”中的“盖”,现在一般组词是“盖子”,用在这里不合适,请大家告诉我换一个什么词好。
生11:根据语境,应该是“原来“。
师:词句理解还有疑难吗?
生:没有了。
师:过了字词这一关,我们来欣赏一幅有趣的图,这是编辑为我们配的,看看画了些什么?
生1:画了一个男孩,手里拿着烟杆。
师:为什么说是烟杆呢?
生1:文中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我认为是用烟杆在熏烟。
师:其实这里的烟不是用烟杆熏出的,应该是以前人们用艾草制作的熏蚊子的蚊烟。看看还画了些什么?
生2:还画了仙鹤,柳枝。
师:你说是仙鹤,就更有美感了,不过,这是柳枝吗?
生3:我认为应该是蚊帐,文中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可见他是在蚊帐中熏蚊子。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文章内容着手。你们能用四五个字给这幅画命个名吗?
生1:青云白鹤观。
师:真聪明,直接从文中就找到了现成的名字。
生2:鹤立云端图。
生3:群鹤舞空图。
生4:帐中戏蚊图。
师:图有趣,文字更有趣,大家不妨把这有趣的文字读一读,读的时候放松一些,带着有趣、愉快的心情,好,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
(生自由朗读)
师:编者只给我们配了“帐中戏蚊”的插图,现在请大家听同学朗读第三段、第四段,并仿照上图,自己也来设计一幅图。请班长给我们推荐两位同学朗读。
(两生朗读,其余学生构思)
师:听了两位同学的朗读,大家头脑中肯定有一些画面了,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要求画出来,只请你把你的构思讲出来。
(学生构思)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奇思构想。你构思的是一幅什么图?
生1:花台、小草、两虫、癞蛤蟆
生2:我根据最后一句设计的是一男孩拿着一根小草在驱赶蛤蟆。
师:不错,有情节了。
生3:一男孩在花台小草处看两只小虫打斗。
师:你是根据哪些内容来设计的?
生3: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生4:我根据“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设计了一个癞蛤蟆在草丛中吞吃两只小虫。
生5:我设计的是一只癞蛤蟆张大了嘴巴,舌头伸得长长的,两只小虫吓得腿直打颤。
(全班同学大笑)
师(笑):嘿,你还设计了细节,生动形象。
生6:我设计的是在丘陵处,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两只猛兽在相斗。
师:这也是根据“见二虫斗草间”想到的,不过画面的图景完全不同了。
生7:一个怪兽很大,就像动画片奥特曼里的怪兽,头差不多顶到天了,脚一踩下去,一座土丘就崩塌了,他张开血盆大口,两只猛兽打呀打,不自觉就打到怪兽的嘴里了。
(全班同学又大笑起来)
师(笑):你设计得好恐怖哟。我自己也设计了两幅图,请看大屏幕。
(放映flash二:一个小男孩在花台、小草处看两只小虫打斗,一只癞蛤蟆张大了嘴巴,踩倒小草,踢着土块而来。
Flash三:在一个深山老林里,两只猛兽正在搏斗,一癞蛤蟆似的巨型怪兽拔山倒树而来,张开血盆大口吞掉两猛兽。)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画花台小草小虫癞蛤蟆,一种是画丘壑树林猛兽,你赞同哪一种构思?为什么?
生1:我赞同前一种,因为这是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生2:我赞同后一种,文中有具体的语句显示了的。
师:你能给大家朗读出来吗?
(生2朗读:“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生3:我认为“拔山倒树”这四个字就暗示我们要画丘壑树林。
师:大家从文字上找到了自己的观点,你们还可以从编辑配的插图上受的启示呀,谁说说看。
生1:插图上画的是白鹤而不是蚊子。
师:编辑配插图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你们想想为什么要画白鹤呢?你们讨论讨论。(学生讨论)
生2:如果画的是蚊子,就没趣了。
生3:我们就体会不了作者为什么在蚊子身上能享受到乐趣,因为蚊子根本没有趣,有趣的是“群鹤舞空”的景象。
师: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戏蚊之趣”和“草虫之趣”,也知道有趣的不是蚊、草丛、虾蟆这些物,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的精神之趣,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
(学生分析)
生1:为之怡然称快。
生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生3:兴正浓。
生4:我认为“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可见作者忘了自己是谁,情感完全和所见到的景物一样了,这个最能看出作者的心理愉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女娲造人》学案(学生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