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斑羚飞渡》学案
-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807次
概要: 《斑羚飞渡》一文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2001年版),至少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故事内容中陌生新奇的动物世界,惊险动人的特写镜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二是让学生学习斑羚在特殊的求生自救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族精神和整体合作精神。此点说得具体些就是:要使学生具有为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甘于牺牲自我的道德品质;具有关键时刻善于携手合作的精神品质;在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具有勇于逃生并善于逃生的意识和能力等等。但笔者认为:本文除了上述积极正面的教育功能之外,还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容易给学生造成诸多困惑。 《斑羚飞渡》本质上是一个讲述人类疯狂追猎一群温驯善良的野生动物,逼得它们进行自杀性逃渡的故事。文章对读者的消极影响,是明显的、多方面的。第一,从课文故事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人(猎人)凶残的一面。猎人兵分多路,斑羚被逼入绝境;老斑羚试跳落水,灰黑母斑羚高度紧张;群体列队自杀性跳渡,猎人竟袖手旁观,毫无阻拦;最后一只斑羚无伴可渡,也被逼入深涧。在斑羚种群灭亡的生死攸关之际,猎者却平静观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斑羚飞渡》学案,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斑羚飞渡》一文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2001年版),至少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故事内容中陌生新奇的动物世界,惊险动人的特写镜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二是让学生学习斑羚在特殊的求生自救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族精神和整体合作精神。此点说得具体些就是:要使学生具有为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甘于牺牲自我的道德品质;具有关键时刻善于携手合作的精神品质;在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具有勇于逃生并善于逃生的意识和能力等等。但笔者认为:本文除了上述积极正面的教育功能之外,还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容易给学生造成诸多困惑。
《斑羚飞渡》本质上是一个讲述人类疯狂追猎一群温驯善良的野生动物,逼得它们进行自杀性逃渡的故事。文章对读者的消极影响,是明显的、多方面的。第一,从课文故事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人(猎人)凶残的一面。猎人兵分多路,斑羚被逼入绝境;老斑羚试跳落水,灰黑母斑羚高度紧张;群体列队自杀性跳渡,猎人竟袖手旁观,毫无阻拦;最后一只斑羚无伴可渡,也被逼入深涧。在斑羚种群灭亡的生死攸关之际,猎者却平静观察,仔细比较,且叙述时语言轻佻,使人感到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残忍。这种疯狂追杀和静观细说的凶残在文中随处可见。第二,在故事中,我们又多处感到人性的虚伪。既然是“我们”(猎人)在追捕逼杀,又怎谈得上为捕杀对象感到“悲哀”“悲怆”“更悲惨”呢?还摆什么“让我震惊”的脸孔呢!第三,课文使人领略到了人类审美情趣的独特和低下--独特的低下与低下的独特。猎人亲手导演的群体自杀场面却又成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客体:“绚丽的彩虹”,“美丽天桥”,“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对接一样”,“凌空跳跃”,“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高超的跳跃技艺”,“从容地走向死亡”,“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这里既有“优美”又有“壮美”,杀生者从中获取了独特而愉悦的审美理解--一群运动健儿,在大自然的舞台上,在“咩咩”的音乐伴奏中,跳着一种叫着“回家”的舞蹈。第四,从故事中,我们还明显感到这帮猎人不会因为斑羚的这次赴死飞渡而良心发现,停止捕猎。因为通篇找不到一点他们忏悔的影子。因此,面对凶残的猎人,斑羚纵然用牺牲多数的办法飞渡,其种群仍没有多少生存下去的机会,飞渡的意义接近于零。可以想象,猎人有了此次经验,下次定会增人加狗,河上是待捕的大船,岸上是盘旋的飞机,再将斑羚或别的什么动物逼到6米多宽的山涧……既然飞渡不算成功,那么飞渡行动所体现的精神及由此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就要大打折扣。
纵观全文,上一辈人野蛮追猎动物却要下一代人学习动物被逼杀时所表现的精神,从而提高下一代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多么荒唐啊!课文对人性中的凶残、伪善、凌弱没有丝毫的忏悔和鞭挞,对不健康的审美格调却有适度的渲染。不知道在残忍伪善的理念下,在异化的审美陶冶中,学生的思想品质能有怎样的提高?不知道15岁左右的孩子在小斑羚哭爹叫娘似的“咩咩”哀声中,在血肉模糊粉身碎骨的悲惨场景里会思考些什么?更不知道我们初二的学子们,从失去双亲孤苦伶仃任人宰割的“飞渡成功”的羊羔们身上能悟出点什么?
综上所述,《斑羚飞渡》是一篇编选目的与师生的阅读感受存在巨大差异的文章。它所蕴涵的积极正面的教育功能,被故事同时表现出的多方面的消极思想和颓废意识所包围和冲淡了。在编审们没有对狩猎背景、狩猎目的(如科学考察)补充交待的情况下,教师本身对选文的理解都不能自圆其说,又怎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求得创新呢?假如由于种种原因一定要使用“斑羚飞渡”这一故事,完全可将文中有关猎人追捕的内容及文章所采用的猎人自叙的表达方式改换成斑羚被天敌(如狼群)围攻,由目击者叙说评议的方式来进行。无论是编者、审查者还是教师,都要谨慎地对待教科书选文对学生的深远影响,要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审视课文,揣摩孩子可能的感受。在目前选文不变的情况下,但愿学生们阅读此文时能自觉主动地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2002.10A,作者:周钰)
27课参考答案
2、C 提示:A项中“畴”应写成“筹”;
B项中“唯”应写成“维”;
D项中“潦”应写成“缭”
3、 沈石溪 沈一鸣 上海
4、课文描述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各课文学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