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七单元» 正文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七单元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791

概要:内容预览: 七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填空: ⑴欧阳修是政治家、文学家,晚年号,之一。 ⑵本单元我们学的两篇诗文选自《乐府诗集》,它们是和。 ⑶曹操是末年 、 、 。 ⑷唐朝诗人中“李杜”是指 和 ,“小李杜”是指 和 。 2.原文填写: ⑴《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⑵《陌上桑》中写“行者”和“少年”见罗敷时表情的句子是。 ⑶《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概写蔡勉旃的六字是。 ⑷《望岳》的颈联是。 3.译句: ⑴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⑵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⑶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⑷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⑸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4.《卖油翁》中陈尧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射技的?卖油翁是如何看待陈尧咨高超的高超的射技的? 5.《陌上桑》一文第一段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刻画罗敷这个人物的? 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七单元,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内容预览:
七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填空:
⑴欧阳修是政治家、文学家,晚年号,之一。
⑵本单元我们学的两篇诗文选自《乐府诗集》,它们是和。
⑶曹操是末年 、 、 。
⑷唐朝诗人中“李杜”是指 和 ,“小李杜”是指 和 。
2.原文填写:
⑴《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⑵《陌上桑》中写“行者”和“少年”见罗敷时表情的句子是。
⑶《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概写蔡勉旃的六字是。
⑷《望岳》的颈联是。
3.译句:
⑴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⑵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⑶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⑷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⑸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4.《卖油翁》中陈尧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射技的?卖油翁是如何看待陈尧咨高超的高超的射技的?
5.《陌上桑》一文第一段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刻画罗敷这个人物的?
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6、对这首诗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写”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意思。
B、“闲居”一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一句中的“敲”,传说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一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便由于注重炼籽,故读来回味无穷。
第二部分:
(一)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本文的“之”字是代词,代人、代物、代事各不尽同,请分别举例。还有一个“之”字代指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理,也一并指出。
9.在文中找出“但微颔之”中“但”的同义词: 。
10.译句:
尔安敢轻吾射?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1.本文写了两件事,哪是因,哪是果?哪为主,哪为次?后者对前者含有什么意味?
12.康肃公确有值得自夸的地方,但卖油翁似乎并不太欣赏,这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但微颔之”的潜台词是什么?
13.如何看待陈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
(二)
⑴至于夏水襄陵,治溯组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⑶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第一段写三峡什么景色,特点如何?
15、本段所写的季节是。
16、第一段中的哪句最能体现三峡水势之险?
17、“素湍绿潭”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可见怎样的景观?
18、“清荣峻茂”分别理解为:
清: 荣:
峻: 茂:
19、“良多趣味”一句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0、为创造意境,第三段中字和字用得好。
21、作者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用意何在?
22、写渔者歌曰有什么目的?
23、翻译: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
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1] [2]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