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皇帝的新装》学案» 正文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皇帝的新装》学案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955

概要:内容预览: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案 26 皇帝的新装 教师寄语: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执迷不悟。 --西塞罗 学习目标:1、学习梳理情节的方法,了解文章大意。 2、学习通过人物各种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了解童话的特点,体会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爵士( ) 陛下( )称职( ) 附和( )炫耀( ) 赏赐( ) 头衔( ) 钦差( ) 2.积累词语,说出含义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精致: 二、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想想骗子的骗术为什么能够得逞? 2.你认为皇帝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内容试做简要分析。 三、合作释疑 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课内精读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皇帝的新装》学案,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内容预览:
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案
26 皇帝的新装
教师寄语: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执迷不悟。 --西塞罗
学习目标:1、学习梳理情节的方法,了解文章大意。
2、学习通过人物各种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了解童话的特点,体会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爵士( ) 陛下( )称职( ) 附和( )炫耀( ) 赏赐( )
头衔( ) 钦差( )
2.积累词语,说出含义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精致:
二、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想想骗子的骗术为什么能够得逞?
2.你认为皇帝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内容试做简要分析。
三、合作释疑
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课内精读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使他们好马上开始工作。
1.选出词的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 )
A、漂亮 辨别 B、美观 奇怪 C、炫耀 愚蠢 D、聪明 花掉
2.第一段哪几个句子把皇帝爱穿着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突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两个骗子是怎样行骗的?
4.“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猴子大王
狮子大王病了,它委托猴子暂时代它管理兽国的事情。
对于自己的才干,猴子是十分明白的:“人为万物之灵。”只有猴子是跟人差不多的,若论翻筋斗之类的运动,那么,人还要自愧不如哩。
猴子以它的临时职务而自豪。因而它经常用两足走路,挺胸凸肚,十分神气;虽然背脊骨已经痛得挺不直了,它还是不采取四足爬行的办法。--说句老实话,猴子已经觉得:像狮子那种走路方式,是不够做兽国大王的资格的。
既然代替执政,猴子就可以派这个办这事,派那个办那事,然而它不放心,它看不出其他野兽有什么才干和能力。
兔子太胆小,又是斜眼睛,自然不能派它工作的。
驴子 ,当然不行。
狼虽凶狠,可惜没学问,恐怕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狐狸 ,这样的家伙是不能信任也不应信任的。
老虎力气大,在兽类中也有点威信--猴子大王几乎要派它去工作了,但转念一想:“它不是最近意见很多,已经不大听话了吗?”
把所有野兽的缺点一一衡量以后,猴子大王就越发觉得自己能干了。它就打定主意凭自己的双手来治理国家,虽然它其实连手也没有。
猴子大王翻山越岭,过河涉水,一切亲自动手。它辛辛苦苦,汗流浃背,连屁股上的毛也掉了不少。
而驴子闲得在地上打滚,兔子斜着眼睛旁观,狐狸心里窃笑,老狼大骂“活该”,老虎满腹牢骚、仰天长啸……
起初猴子大王很欣赏自己的忙碌,以及自己在忙碌中显出来的那一份才能。嘴上却假装抱怨:“我这个辛辛苦苦啊,其实是自讨苦吃!”
但日子一久,猴子大王就感到心力交瘁,穷于应付了。
“大家都是野兽,为什么这些家伙这样低能呢?狮子的病还不好,天塌下来也只好由我顶着。事情又是这样多……”猴子大王开始真的抱怨起来,“如果我是孙行者就好了,拔一把毫毛,叫声变,就变出千千万万来,就立刻把一切事情办好了。”
猴子大王自然不是孙行者,而且由于天天唱“独角戏”的缘故,就是身上的毫毛也快掉光了。
1、结合文意,揣摩猴子的思维逻辑,分别为文中两个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句子。

[1] [2]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夏感》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