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对联介入语文教学
- [10-10 23:18:15]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8130次
概要: 七、作业评价 运用对联“孙行者,祖冲之”和“孙行者,胡适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触类旁通,并说明“多解归一,举一反三”的道理。 (二)作文教学 中学生作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状物、抒情、议论、说明等,每种表达形式都有特定的要求,而对联最能简洁地体现其要求和特点。 一、记叙 记叙要依据某一线索,按一定的顺序叙述,其要求是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其特点是“清晰”。下面几副对联就集中体现了这些要求: 1、“鸡饥盗稻童筒打,鼠暑凉梁客咳惊。” 2、“书童磨墨,墨抹墨童一脉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3、“剪纸斗彩,秋色迷人;作字题诗,春风满座。” 二、描写 描写应抓住景物的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地描摹,多用修辞手法,其特点是“具体”。下面几副对联就是很好的范例: 1、“池中荷叶鱼儿伞
将对联介入语文教学,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85jc.com
七、作业评价
运用对联“孙行者,祖冲之”和“孙行者,胡适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触类旁通,并说明“多解归一,举一反三”的道理。
(二)作文教学
中学生作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状物、抒情、议论、说明等,每种表达形式都有特定的要求,而对联最能简洁地体现其要求和特点。
一、记叙
记叙要依据某一线索,按一定的顺序叙述,其要求是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其特点是“清晰”。下面几副对联就集中体现了这些要求:
1、“鸡饥盗稻童筒打,鼠暑凉梁客咳惊。”
2、“书童磨墨,墨抹墨童一脉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3、“剪纸斗彩,秋色迷人;作字题诗,春风满座。”
二、描写
描写应抓住景物的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地描摹,多用修辞手法,其特点是“具体”。下面几副对联就是很好的范例:
1、“池中荷叶鱼儿伞,梁上蛛丝燕子帘。”
2、“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3、“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三、状物
状物应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生动刻画,准确描绘,其特点是“逼真”。下面几副对联略见一斑:
1、“助尔洞穿世态,祝君明察秋毫。”(眼镜)
2、玉帝出征,雷鼓云旗雨箭天作阵;龙王设宴,日烛星灯山肴海酒地为盆。”
3、“蝶衔红蕊蜂衔粉,露似珍珠月似弓。”
四、抒情
抒情应凭借景物或事物,或直抒胸臆,或衬托对比,抒情贵在“真挚”,切忌矫揉造作。例如:
1、“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2、“金尚书水部失火。大兴土木;和中堂北人南相,什么东西?”
3、“妙语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
五、议论
是用论据支撑自己观点的表达方式,要求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充分,其特点是说理要“透彻”。例如: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屆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
六、说明
说明是用简洁形象的文字,为读者勾勒一幅清晰、具体的图象,使“生疏”变得“熟悉”,“抽象”变得“具体”。说明贵在“形象”。例如:
1、“东西南北味,春夏秋冬香。”(饭店)
2、“操天下头等大事,做人间顶上文章。”(理发店)
3、“花甲重逢,再添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141岁寿联)
总之,语文教师不失时机地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两副对联,不仅可以简化教学策略,便捷切入角度,使课堂转换巧妙,过渡自然,而且由于对联中的“同音、谐音、多音、多义、双关、用典”等内容,使语文课堂的生成始终处于师生互动、积极探究的浓厚氛围中,从而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页 [1] [2]
Tag: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上一篇:高考语文备考:12个易错考点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