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之文言翻译解析» 正文
  1. 文言文基础知识之文言翻译解析

  2.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8349

概要:1.三标准——信、达、雅 “信”,真实,不歪曲,不遗漏;“达”,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雅”,优美,造句考究,文笔优美。文言翻译的三标准,我们只记于口,未落于心,说起来头头是道,翻译时抛于九霄。请看下面对《庖丁解牛》一段的翻译。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译文〕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这段翻译粗看好象还通顺,但仔细推究,里面存在不少问题。“解”译为“杀”,不准确;“牛头”、“牛脖子”、“牛肚子”、“牛身子”原文没有此义;“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也属无中生有。两个“合乎”缺少宾语,“一个厨师丁”、“杀牛刀在前进”又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可见,“信”、“达”都没做到,就更不用说“雅”了。因此,在复习备考

文言文基础知识之文言翻译解析,标签:初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85jc.com
1.三标准——信、达、雅
“信”,真实,不歪曲,不遗漏;“达”,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雅”,优美,造句考究,文笔优美。文言翻译的三标准,我们只记于口,未落于心,说起来头头是道,翻译时抛于九霄。请看下面对《庖丁解牛》一段的翻译。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译文〕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这段翻译粗看好象还通顺,但仔细推究,里面存在不少问题。“解”译为“杀”,不准确;“牛头”、“牛脖子”、“牛肚子”、“牛身子”原文没有此义;“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也属无中生有。两个“合乎”缺少宾语,“一个厨师丁”、“杀牛刀在前进”又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可见,“信”、“达”都没做到,就更不用说“雅”了。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用“信、达、雅”来要求并检验文言文翻译。
2.五步骤——审、切、连、验、誊
(1)审。分析译句前后内容,把握译句大概意思;看清译句的长短,停顿,标点,语气;审清译句的语法现象。可先抄出来,圈注。
(2)切。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3)连。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
(4)验。将译好的句子代入语境,看语义、语气、对象等是否吻合。
(5)誊。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做到“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请看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16题,翻译划线句子。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①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②……
首先“审”。分析①句的语境,太宗将杀“受馈绢一匹”的官僚时,裴矩当廷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也接受了裴矩的观点,教育“百僚”时讲了一段话,由此推断,“廷”、“面”是名词做状语,“遂”是竟然,“折”是反驳。分析②句,“恶”与“乐”是反义,“忠”与“佞”是反义,再结合全段可翻译。[]
4.十注意
(1)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如:①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好”原指女子的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质。(词义扩大)
②丈夫亦爱其子乎?“丈夫”原是男子的通称,今指妻的配偶。(词义缩小)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原指地位低下,学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词的感情色彩变化)
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原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现在指为正义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词义转移)
(2)注意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
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云、响、影”是名词作状语,译时加“像……一样”。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洲之地。“固”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坚固的地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动词活用为名词,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
且庸人尚羞之。“羞”意动用法,译为“认为……羞耻”。
以愚黔首。“愚”使动用法,译为“使……愚昧”。
(3)注意句子的主谓关系。
如:焚百家之言“言”是“焚”的宾语,应译为“记载言论的书籍”。
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怒”为“牛”的谓语,应译为“发狂”。
(4)注意固定结构和固定句式的翻译方法。
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是固定结构,应译为“与……比,那一个……”。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是固定句式,应译为“恐怕……吗”
(5)注意古代汉语修辞格及翻译。
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藩篱”译为“边防”(比喻)
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译为“高官厚禄”。(借代)
吾与大王会猎于此“会猎”译为“交战”。(委婉)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译为“时值深秋九月”。(互文)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上一篇:高中语文文言虚词详解之"故"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