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韩愈《讳辩》阅读答案» 正文
  1. 韩愈《讳辩》阅读答案

  2. [10-10 23:19:18]   来源:http://www.85jc.c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8489

概要: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ldq

韩愈《讳辩》阅读答案,标签:文言文阅读技巧,http://www.85jc.com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 ,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释】 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②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机”、“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贺不举进士为是 举:推荐

B.稽之以国家之典 稽:查核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止: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胜:超过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为犯二名律乎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B.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C.与贺争名者毁之曰 微斯人,吾谁与归

D.乃比于宦官宫妾 家祭无忘告乃翁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驳斥毁谤者观点的一组

① 律曰:“二名不偏讳”。 ②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③ 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④ 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

[1] [2]  下一页


Tag: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技巧语文学习 - 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一篇:“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阅读答案
《韩愈《讳辩》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