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平阳侯曹参”阅读答案及翻译» 正文
  1. “平阳侯曹参”阅读答案及翻译

  2. [10-10 23:19:18]   来源:http://www.85jc.c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8870

概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孝惠帝元年,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

“平阳侯曹参”阅读答案及翻译,标签:文言文阅读技巧,http://www.85jc.com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

孝惠帝元年,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人厚请之 币:礼物

B、告舍人趣行 治:整理

C、参去,其后相曰 属:嘱咐

D、从吏相国召按之 幸:幸运

3、下列能直接说明曹参采用“清静无为”的管理办法的一组是(3分)

①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②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

③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

④惠帝怪相国不治事。

⑤择郡国吏木拙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垂相史。

⑥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国⑤ D、②承孚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如何治理齐国,曹参采用黄老之术而不采用儒家的办法。

B、曹参和萧何在沛县时,关系不错,分别为将相时却关系不好,但都很敬重对方的才能。

C、曹参常常把那些要来提建议的官员灌醉,也不惩罚那些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官吏。

D、惠帝责怪曹参办事情不认真,于是免了曹参的职位,曹参只当了三年的相国。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l)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3分)

译:

(2)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3分)

译:

参考答案:

2、(3分)D“幸”的意思应为“希望”。

3、(3分)C(①中所说的是曹参不知道对儒家的办法如何选择取舍,这是最后使用黄老之术的原因,不是直接的管理办法。④中所说的是惠帝责怪曹参,不是直接的管理办法。⑥说明曹参为什么要采用清静无为的管理办法。)

4、(3分)D(惠帝虽然曾经责怪过曹参,后经解释就很赞赏曹参的做法了,因此并没有免曹参的职务。)

5、(6分)(1)曹参于是让出自己办公的正厅,让盖公住在那里。(“避”“舍”“焉”各1分)

[1] [2]  下一页


Tag: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技巧语文学习 - 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一篇:“颜之仪”阅读答案附翻译
《“平阳侯曹参”阅读答案及翻译》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