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案设计《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正文
  1. 《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440

概要:炼字炼声,增强语言的动感和节奏感是朱自清写景的又一特色。作者大量运用叠音词,绘景状物,使景物栩栩如生,带有绘画艺术的强烈直观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叠音词的运用不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写“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层层”、“密密”、“亭亭”的荷叶,“一粒粒”明珠、“星星”般散发着“缕缕”清香的荷花,“脉脉”的流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的树,有“弯弯”的杨柳和“峭楞楞”的灌木,有“淡淡”的、“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还有“隐隐约约”的远山等等,不仅描画出清幽淡雅的月下荷塘的情态,更传达出深远缅邈的美的韵味。4、以文字突破彩笔的时空局限:优秀的散文家都深懂绘画的道理,只不过绘画用的是色彩和线条,而散文用的是语言。语言在表现画面感和意境美时,尽管不像绘画那样直观,但语言也有自己的个性优点,即它可以突破画面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文字展现更为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首先,《荷塘月色》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描写自然景物,使得喻象和喻体相互映照,如荷叶与舞女的裙,绿叶中的荷花与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

《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炼字炼声,增强语言的动感和节奏感是朱自清写景的又一特色。作者大量运用叠音词,绘景状物,使景物栩栩如生,带有绘画艺术的强烈直观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叠音词的运用不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写“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层层”、“密密”、“亭亭”的荷叶,“一粒粒”明珠、“星星”般散发着“缕缕”清香的荷花,“脉脉”的流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的树,有“弯弯”的杨柳和“峭楞楞”的灌木,有“淡淡”的、“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还有“隐隐约约”的远山等等,不仅描画出清幽淡雅的月下荷塘的情态,更传达出深远缅邈的美的韵味。
 
  4、以文字突破彩笔的时空局限:
  
    优秀的散文家都深懂绘画的道理,只不过绘画用的是色彩和线条,而散文用的是语言。语言在表现画面感和意境美时,尽管不像绘画那样直观,但语言也有自己的个性优点,即它可以突破画面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文字展现更为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
  
    首先,《荷塘月色》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描写自然景物,使得喻象和喻体相互映照,如荷叶与舞女的裙,绿叶中的荷花与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路灯与瞌睡人的眼等等,大大拓展了读者想象和审美的空间,而这是绘画所难以做到的。老舍先生说,比喻的目的是把“印象扩大增深,用两样东西的力量来揭发一件东西的形态或性质,使读者心中多了一些图像”(《言语与风格》)。骆小所先生认为,比喻的喻象“扩大了认识过程中知觉的意义,使感觉因素具备了丰富的内容”(《语言美学论稿》)。
  
    其次,语言可以描述和展现视觉看不到的事物。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显风致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而这些是绘画所无法表现的。
  
    再者,语言可以对物象作多角度、多层次和动态的描绘。绘画属于“瞬间艺术”,是凝固的,而语言艺术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既可以展现瞬间景物,又可以展现景物变化色调和姿态的过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荷叶与荷花在作者笔下不仅具有色彩、姿态,在“微风”吹拂下“颤动”起来而传来浮动的“清香”,荷叶由本来“密密地挨着”而具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如此,景物不仅具有动感,而且呈现出多维的立体感。
  
    另外,语言可以直接抒发作者的情绪和感受,增加作品丰厚的蕴涵。如果说绘画语言是具象的,那么文字语言则是一维流动的。文字语言可以描摹物象,借形象来抒情言志,也可以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思。朱自清在流连、品味荷塘月色时也有直接抒发自己感受的:“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从议论和抒情的角度看,绘画是无法与文字匹敌的。
  
    如果我们观察《荷塘月色》的开篇,就会发现作者一开头就简要勾勒了一幅“更深夜静的月下纳凉”。画面的基调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和夜晚的“宁静”,主体是“我坐在院子里乘凉”,相关的景物是“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而作者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片段和民歌《西洲曲》里的句子同样也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总之,《荷塘月色》的绘画美正在于作者以文字绘声绘色,引领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读者感受、体验到“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并融入到优美的意境中,获得强烈的审美感染力。荷塘月色的美景既是作者高洁、恬淡、达观心性的表白,也是作者排解烦闷、舒展心灵的理想寄托物。


上一页  [1] [2] 


Tag:高一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荷塘月色》探究活动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