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案设计《出师表》时代背景» 正文
  1. 《出师表》时代背景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952

概要: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始终是联吴抗曹。他原来规划了两条进军路线:一条是“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另一条是“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个“钳形攻势”的构想本来是可行的。后来吴国在猇亭战役中夺走了荆州,益州郡的豪强和南方夷族统治者又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牢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在这样的形势下,诸葛亮用了五年(223~227)时间为伐魏做准备。主要措施有:1、跟吴国通好──诸葛亮开始执政那一年(223)派邓芝去吴国,劝孙权跟魏绝交,在外交上取得一个重大胜利。2、加强内政建设──“主要是制定“汉科”作为一国的法度,并认真执行做到“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使社会风气大大好转。3、平定南方叛乱──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直到滇池。平定叛乱后分益州、永昌两郡为建宁、云南、兴古、永昌四郡,任用本地夷和汉人做官吏,使夷汉关系得到改善。诸葛亮这次伐魏的计划,处先是攻取魏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凉州,以便从西、南两面威胁关中地区。为此

《出师表》时代背景,标签:初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始终是联吴抗曹。他原来规划了两条进军路线:一条是“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另一条是“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个“钳形攻势”的构想本来是可行的。后来吴国在猇亭战役中夺走了荆州,益州郡的豪强和南方夷族统治者又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牢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

  在这样的形势下,诸葛亮用了五年(223~227)时间为伐魏做准备。主要措施有:

  1、跟吴国通好──诸葛亮开始执政那一年(223)派邓芝去吴国,劝孙权跟魏绝交,在外交上取得一个重大胜利。

  2、加强内政建设──“主要是制定“汉科”作为一国的法度,并认真执行做到“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使社会风气大大好转。

  3、平定南方叛乱──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直到滇池。平定叛乱后分益州、永昌两郡为建宁、云南、兴古、永昌四郡,任用本地夷和汉人做官吏,使夷汉关系得到改善。

  诸葛亮这次伐魏的计划,处先是攻取魏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凉州,以便从西、南两面威胁关中地区。为此,他做了这样的部署:使赵云率偏军进驻萁谷(今陕西汉中市弱褒城),自己率主力屯沔阳(今陕西勉县),由此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县北)。战役初期曾经取得很大的成功,南安(今甘肃定西至武山一带)、天水(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安定(今甘肃镇原、宁县一带)三郡反魏附蜀。但后来失败了,原因是错用马谡去守卫街亭(今甘肃秦安县境)这个战略要地。马谡违背节度,指挥错乱,街亭丢失,导致了战争全局的失败。
Tag:初三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词五首》词牌简介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