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案设计2017年中考复习文言文专题(七)--出师表» 正文
  1. 2017年中考复习文言文专题(七)--出师表

  2. [05-11 16:09:4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953

概要: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故:所以。寄:托付)⑩深入不毛(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①夙夜忧叹(夙夜:早晚)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驽钝: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攘除:排除、铲除。)③至于斟酌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④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咎:过失。)⑤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咨诹:询问。道:道德。察:明察。纳:采纳。雅言:正言。雅:正确。)8、文言解释。(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蜀汉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的确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啊。(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译:但是,侍卫大臣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在边境舍生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要把它报答给陛下啊。(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译:陛下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的勇气,不应该自己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了忠

2017年中考复习文言文专题(七)--出师表,标签:初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故:所以。寄:托付)
⑩深入不毛(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①夙夜忧叹(夙夜:早晚)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驽钝: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攘除:排除、铲除。)
③至于斟酌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④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咎:过失。)
⑤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咨诹:询问。道:道德。察:明察。纳:采纳。雅言:正言。雅:正确。)
8、文言解释。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蜀汉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的确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啊。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译:但是,侍卫大臣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在边境舍生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要把它报答给陛下啊。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译:陛下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的勇气,不应该自己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有所不同。(臧否:善恶。)
(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译:如有作坏事违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
(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译: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志向、心思都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7)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愿陛下亲近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昌盛就能够指日可待了。
(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9)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译: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
(10)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译: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
(1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译:后来正遇上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之际奉命出使东吴。
(1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译: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小心,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啊。
9、课文剖析。
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1)当前形势:A、不利的客观条件:①先帝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原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本段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建议,其语句是(正面):诚宜开张圣听(反面):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3)成语: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自己看轻自己,自轻自贱。
(4)诸葛亮提出的“开张圣听”的主张,有何现实意义?(答: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我们学生都应该广开言路,广泛听取他人意见,虚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第二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1)“作奸犯科”照应“否”,“忠善”照应“臧”。
(2)作者认为该“刑”的是作奸犯科的人,该“赏”的是为忠善的人。
(3)“内外”指宫中府中;“宫中”指皇宫,“府中”指朝廷中。
(4)成语:作奸犯科。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一致。
第五段:提 亲贤远佞的建议。
(1)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贤臣,远小人;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
(2)诸葛亮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作对比,意在说明什么?(答:说明亲贤远佞关系到国家兴亡,使刘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大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那树教案计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