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一语文教案设计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理想》教案» 正文
  1.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理想》教案

  2. [01-27 21:43:3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158

概要: 第6课《理想》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4、理解诗歌的主旨。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学习重难点:朗读训练。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 基础知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扒窃()玷污()诅咒() 洗濯()缀连()莹莹()船舶()蜕()倔强() 2、 解释下列词语 海天相吻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二、理解探究 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2、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3、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三、合作释疑 1、第6节中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 2、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理想》教案,标签:初一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第6课《理想》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4、理解诗歌的主旨。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学习重难点:朗读训练。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 基础知识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扒窃()玷污()诅咒()
洗濯()缀连()莹莹()船舶()蜕()倔强()
2、 解释下列词语
海天相吻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二、理解探究
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2、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3、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三、合作释疑
1、第6节中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
2、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3、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4、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四、课内精读
第8节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第11节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1.这两节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这两节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3.“夸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是“可厌”的?
4.“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是“可笑”的?
5.“大写的人”是指怎样的人?结合你身边的生活,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大写的人”的名字,并简说其事迹。
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个浪都打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_________________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望着海洋
1、这首诗最恰当的题目是()
A.海浪B.海岸C.礁石D.坚强者
2、诗中的空缺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A.风掠过B.水蚀过C.刀砍过D.雕刻过
3、对诗中“它”的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孤独者的形象B.一个生活苦难者的形"象
C.一个坚强革命者的形象D.中华民族的形象
4、这首诗赞美的精神是()
A.敢于劈波斩浪的进取精神
B.威武不屈,立场坚定,不可屈服的精神
C.不畏强暴,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D.不经磨砾不能成名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理解探究
附:诗歌主旨及结构。
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7)}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三、合作释疑答案
1、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2、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而不是个人荣誉。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
怀有崇高理想的人被人误解,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这在尚末觉悟的人看来就是大逆不道,他们对为理想而奋斗者采取躲避、反对行为,奋斗者的处境就陷入寂寥。
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1] [2]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教案设计初一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一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教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