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一语文教案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实录1» 正文
  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实录1

  2. [04-22 02:54:03]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205

概要:生3:体现了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很热爱。 生5:体现了想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师:刚才你提到闻一多先生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如何理解这句话?(生5不能作答,师示意其坐下。)生9:这是一句比喻句,将我们民族比喻成一个病人,表达闻一多先生要拯救我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体现出他的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师:非常的棒。还有一位同学要补充。有请!生8:我觉得通过这些词语可以体现闻一多先生有种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师:我将这两位同学的意见融合一下,大家请看屏幕,(出示幻灯片)这些词语正是体现了闻先生的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师:还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文章第一部分哪些词语能说明闻先生有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呢?生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吃尽、消化尽”可以说明。生3:下面还有,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房。远射、文化药房等词语生4: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找宝藏。钻探。师:“钻探”能不能改成“研究”?为什么?生4:不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实录1,标签:初一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生3:体现了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很热爱。

  生5:体现了想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师:刚才你提到闻一多先生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如何理解这句话?

  (生5不能作答,师示意其坐下。)

  生9:这是一句比喻句,将我们民族比喻成一个病人,表达闻一多先生要拯救我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体现出他的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师:非常的棒。还有一位同学要补充。有请!

  生8:我觉得通过这些词语可以体现闻一多先生有种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我将这两位同学的意见融合一下,大家请看屏幕,(出示幻灯片)这些词语正是体现了闻先生的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师:还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文章第一部分哪些词语能说明闻先生有种孜孜不倦的精神呢?

  生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吃尽、消化尽”可以说明。

  生3:下面还有,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房。远射、文化药房等词语

  生4: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找宝藏。钻探。

  师:“钻探”能不能改成“研究”?为什么?

  生4:不能,因为这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喻的作用就是形象生动,用“钻探”更能体现形象生动,含义也更丰富了,而“研究”一词太普通了。

  师:恩,同学们都说点子上了,请你们带着你们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阅读下刚才你们找的这些句子。请几位同学做下示范朗读。


  (生读,让几位学生示范朗读,基本上都能读出这些词语包含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大家讨论了作为学者方面的闻一多先生他的所作所为。那么作为革命家方面他又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呢?怎么做的?请同学细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很快就找到,并纷纷举手。)

  生10: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

  师:从小声到呼喊,甚至变成了呐喊。他都说了些什么呢?

  生1: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新,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生4: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师:闻先生多将的“油印物”指的是什么?

  生4: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生4:他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这句话的时候像不像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学生都表示否定!师做示范,再请生读,读出了点语气。)

  师:可能刚才闻一多先生的这一句话,有些同学觉得读的还不够,老师这里准备了闻先生在这群众大会上演说的最精神的一段。下面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扮演闻一多。首先酝酿下气氛,你们现在不是在21世纪的教室里,你们现在是在 1946年的昆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正大肆逮捕、杀害进步人士,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被国民党杀害了,闻一多先生非常愤慨,不顾生命危险参加这次集会。(出示幻灯片)

  (生边酝酿边朗读)

  师:同学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在你的身边有很多支持你的人,也有很多特务,读出那种慷慨淋漓的语气,先请女同学来当闻一多先生。

  (两位学生读的相当的好,可以看出他们平时就很注重朗读。读完后,全体学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这次演讲叫《最后一次演讲》吗?

  生3:因为他讲完这次演讲在回家的途中遭到特务的杀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3:我是通过查找资料得知的,而且书上也写了,他“说”:“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课前准备的是多么充分呀。(生3听了喜滋滋地坐下)结合刚才的演说,阅读有关闻先生所说的话,请思考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是怎么“说”和“做”的呢?

  生11:敢说敢做,言行一致。

  师:请用书上的语言概括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请齐读,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一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教案设计初一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一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名师导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