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数学学习数学教研数学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的教学设计» 正文
  1.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的教学设计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8705

概要:一、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大家能在今年的年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吗?(能)可是,我有个表妹她是1992年2月出生的,她说在今年的年历中没有她的生日,这有可能吗?教学意图:从找自己的生日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抛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二)揭示课题年月日和以前学过的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三)分组探究1.课件出示大量不同年份的年历(1)出示大量的年历,讨论得出只要抽取部分年历来研究分析。(2)讨论:从10张不同年份的年历,取怎样的5个年份来研究?2.请组长负责选出5个连续的或者不连续的年份。3.从这5张年历中,能很快找到有关年月日的规律性知识吗?4.观察表格,完成这张表格需要做哪些事情呢?老师希望你们每个小组通过分工能快速地完成这张表格。5.学生分组探索,完成表格。教师巡视引导,及时了解小组研究情况。6.汇报,交流,统一意见,适时板书:1年有12个月;1、3、5、7、8、10、12每月有31天——大月;4、6、9、11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的教学设计,标签:教学反思,http://www.85jc.com
一、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大家能在今年的年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吗?(能)可是,我有个表妹她是1992年2月出生的,她说在今年的年历中没有她的生日,这有可能吗?
教学意图:从找自己的生日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抛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揭示课题
年月日和以前学过的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
(三)分组探究
1.课件出示大量不同年份的年历
(1)出示大量的年历,讨论得出只要抽取部分年历来研究分析。
(2)讨论:从10张不同年份的年历,取怎样的5个年份来研究?
2.请组长负责选出5个连续的或者不连续的年份。
3.从这5张年历中,能很快找到有关年月日的规律性知识吗?
4.观察表格,完成这张表格需要做哪些事情呢?老师希望你们每个小组通过分工能快速地完成这张表格。
5.学生分组探索,完成表格。教师巡视引导,及时了解小组研究情况。
6.汇报,交流,统一意见,适时板书:
1年有12个月;
1、3、5、7、8、10、12每月有31天——大月;
4、6、9、11每月有30天——小月;
2月有些年份是28天,有些年份是29天。
7.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从资料回到连续12个年份2月天数与平闰年规律的表格。
提问:根据四年一闰这一规律,请你推断出下一个闰年是哪个年份?
如果随意告诉你一个年份,比如1949年,除了查年历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提问: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生:闰年)有不同意见吗?从除以4的方法看是闰年,我们来看这年的2月份,唉!只有28天,应该是平年。为什么这个除以4的方法对判断1900年不灵验了呢?再来看一段科学资料。(同时板书: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8.参照板书,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教学意图:“把学生当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时应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者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教师本着这样的理念,设计了该环节,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概括、判断、归纳等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创造,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四)应用练习
1.下面哪一个与众不同?
(1)3月、5月、7月、9月;
(2)2006年2月、2007年2月、2008年2月、2009年2月;
(3)1900年、2000年、2100年、2200年。
2.是真是假?
教学意图: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原则。当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交流等方法掌握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及时组织具有层次性、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深化新知,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page]-->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意图:总结知识,通过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寻找自己在这节课上的闪光点和不足,提高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二、课后反思
“年月日”是浙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通过研究教材、参考资料完成了初稿。教法的选择不能是呈现现成的知识,而要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通过眼看、耳听、手动、脑思去探索新知,学会学习。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支点,让学生经历抽样观察、分析推理、简单归纳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的过程,在体验小组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及主动质疑的精神。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在教学前,要了解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在教学中,无论是问题的提出、结论的获得,教师要尽可能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表达。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第二,在课堂上,要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师生在认知、沟通、互动的交往中缩小了彼此的距离,也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
第三,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学生有能力自己知道的,无需教师再费口舌;学生有能力自己观察、发现的规律,无需教师的提醒和暗示。在该节课中,我们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乐此不疲去发现、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年、月、日”的知识,而且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年、月、日”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从获得“年、月、日”知识的方法中受到的启发确是无穷的。正如有人说:“学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学到的。”


Tag:数学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数学学习 - 数学教研 - 数学教学反思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估一斤花生米的粒数”的教学反思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