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二语文知识《春酒》,落寞情怀总是诗» 正文
  1. 《春酒》,落寞情怀总是诗

  2.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知识   阅读:8183

概要: 学生8: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是通过玉笛声和曲中的折柳来表达一种思乡之情。 学生9:孟郊的《游子吟》是通过手中线和身上衣来表达思念母亲的情感。 师:说得很好!在诗歌中,这些都称之为“意象”(板书),“意”就是“情意”,它是指作者主观的思想情感;“象”就是“物象”,它是指具体可感的一些物、景等形象。古代的诗人在自己的诗歌中正是通过“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其实,散文也有“意象”,就拿本文来说,它的“意象”是什么? 众生(齐呼):春酒! 师:对!只不过散文的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借物(或景)抒情”(板书)。(这时我发现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噢,现在有同学有问题,请说!

《春酒》,落寞情怀总是诗,标签:初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学生8: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是通过玉笛声和曲中的折柳来表达一种思乡之情。

  学生9:孟郊的《游子吟》是通过手中线和身上衣来表达思念母亲的情感。

  师:说得很好!在诗歌中,这些都称之为“意象”(板书),“意”就是“情意”,它是指作者主观的思想情感;“象”就是“物象”,它是指具体可感的一些物、景等形象。古代的诗人在自己的诗歌中正是通过“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其实,散文也有“意象”,就拿本文来说,它的“意象”是什么?

  众生(齐呼):春酒!

  师:对!只不过散文的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借物(或景)抒情”(板书)。(这时我发现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噢,现在有同学有问题,请说!

  学生10:老师,我的确有一个问题,不知该不该提。

  师:你说说看。

  学生10:我们知道课文是为了表达作者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既然古人都是用诗歌来表达,那作者琦君为什么不用诗歌而用散文来表达呢?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想想看,作者为什么用散文的笔调来写而不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课堂沉默了片刻后,有两个同学举手)

  学生11:可能是作者更善于写散文而不善于写诗歌吧!

  学生12:我认为可能是作者觉得散文更能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即“借物抒情”(众生鼓掌)

  师:你倒能活学活用,很好!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可否把这篇散文改成一首诗,通过一些意象,并运用一些简洁精辟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者自己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呢?

  众生:老师,你先写一首给我们看看。

  师:实在不好意思,我也是刚刚从大家的体会当中突然想到的,还没来得及准备呢!要不这样吧,我们一起来写写看,看谁写得快写得好!

  众生:好!(于是师生来了个“写诗大比拼”)

  十几分钟后,师生开始交流。教师写下两首:

    春,春,春,新年闹春。      春酒,酒美,
    酒,酒,酒,家乡美酒。      民俗美,人情美;
    春酒,春酒,母亲心中的朋友。   语言美,细节美;
    更是我灵魂的乡愁!        思想美,思乡美。
                     美酒加咖啡,
                     让我尽情地陶醉!
  以下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一些习作:

     (一)                (二)

    一杯甜美的春酒啊!        春酒,春酒,一杯八宝酒!
    说不尽的是对母亲的丝丝热爱,   春酒,春酒,一杯思乡酒!
    道不尽的是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真是人在异乡思家醅,
    闻着,尝着,心中也在呼唤着,   人在异国思乡味!
    呼唤着母亲,呼唤着那难忘的家乡!

     (三)                (四)

   春,何处逢春?           一杯春酒,
   酒,八宝泡酒,           泡制的是八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知识初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领悟《春酒》的意蕴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