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一语文知识一生情缘忆恩师 鲁迅津门看社戏» 正文
  1. 一生情缘忆恩师 鲁迅津门看社戏

  2.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知识   阅读:8970

概要: 那些日子,李霁野几乎每个晚上都要翻阅这部世界名著,译本翻译后,曾经给过某出版社,但一拖就是两年没有出版。“鲁迅先生得知此事后,就把爷爷的书稿介绍给了郑振铎先生。 1935年8月20日,在郑振铎主编的《世界文库》第4期开始连载,并在1936年印行单行本。茅盾在阅读这个本子后,还专门对爷爷的译本提出非常细致中肯的分析意见。” 李霁野的译作《简·爱》,是第一本完整的中译本,它的问世奠定了李霁野文学翻译名家的地位。这部译作中,李霁野忠实原文、流畅的翻译,达到了翻译著作“信、达、雅”的最高境界,同时还配有评述论文以及翔实的作品产生的背景,在那个年代里,这种译作非常少见。但如果没有鲁迅先生的提携,这部译作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与读者见面。 恩师遗愿厘沙路 毕生寻找终得成 “爷爷去世前,曾经为一个菲律宾诗人的译作专门写过一篇序言,那时

一生情缘忆恩师 鲁迅津门看社戏,标签:初一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那些日子,李霁野几乎每个晚上都要翻阅这部世界名著,译本翻译后,曾经给过某出版社,但一拖就是两年没有出版。“鲁迅先生得知此事后,就把爷爷的书稿介绍给了郑振铎先生。 1935年8月20日,在郑振铎主编的《世界文库》第4期开始连载,并在1936年印行单行本。茅盾在阅读这个本子后,还专门对爷爷的译本提出非常细致中肯的分析意见。”

  李霁野的译作《简·爱》,是第一本完整的中译本,它的问世奠定了李霁野文学翻译名家的地位。这部译作中,李霁野忠实原文、流畅的翻译,达到了翻译著作“信、达、雅”的最高境界,同时还配有评述论文以及翔实的作品产生的背景,在那个年代里,这种译作非常少见。但如果没有鲁迅先生的提携,这部译作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与读者见面。

恩师遗愿厘沙路 毕生寻找终得成

  “爷爷去世前,曾经为一个菲律宾诗人的译作专门写过一篇序言,那时爷爷已经90多岁了,不能用笔写字了,就口述着,由家里人代笔。我们感到很奇怪,等到序言写完了,我们才知道,爷爷是为了完成鲁迅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愿望。”

  早在未名学社成立之初,这个以翻译进步作品为己任的社团就得到了鲁迅先生的提携,当时鲁迅先生经常与李霁野等人聊天,谈及一些国外的进步诗人和作家以及作品。“当时,鲁迅先生曾经嘱咐爷爷寻找菲律宾诗人厘沙路的作品,他要翻译出来,但直到鲁迅先生去世,也没有完成这个心愿。”1936年 4月,当李霁野从欧洲回国时,路过上海,拜访了鲁迅先生,这竟是师生二人的最后一面。得知鲁迅去世的噩耗,怀着巨大的悲痛,李霁野开始了寻找厘沙路作品的漫漫 60年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90多岁的李霁野在寻找了数十年后,终于找到了厘沙路的作品,并找人把作品翻译出来,自己口述了序言。


    (摘自《城市快报》 记者 张博)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一语文知识初一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一语文知识

上一篇:《听戏》
《一生情缘忆恩师 鲁迅津门看社戏》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