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一语文知识绍兴:上演千年社戏» 正文
  1. 绍兴:上演千年社戏

  2.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知识   阅读:8934

概要: 社戏的复兴 “文革”几年,帝王将相的戏一概都不准演,社戏也被迫停了下来。 “那时候只能演样板戏,可是村里人不爱看。老百姓喜欢的还是越剧、绍剧、莲花落。我们有种说法,‘绍剧打天下,越剧讨老婆”,所以男的一般喜欢绍剧这种打来打去的武戏,女的就喜欢看谈情说爱的越剧。 “文革”一过,社戏立刻卷土重来,成为老百姓们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节目。 “每次做社戏的时候,海报都会提前五六天贴出去,演社戏的消息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的散布开来。有的家庭不仅全家人都来看,还会通知附近村的亲戚来看。本来安排春节里这一天去走别的村亲戚的,现在索性改成亲戚过来大家一起看戏谈天了。如果戏班特别有名,来看戏的超过上万人的都有。” 社戏一般从下午开始。在开戏之前,老百姓会在戏台前点上蜡烛,放上整鸡、整鱼和元宝肉,并将写着“土地菩萨”的黄纸贴在戏台幕布上,以求

绍兴:上演千年社戏,标签:初一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社戏的复兴

  “文革”几年,帝王将相的戏一概都不准演,社戏也被迫停了下来。

  “那时候只能演样板戏,可是村里人不爱看。老百姓喜欢的还是越剧、绍剧、莲花落。我们有种说法,‘绍剧打天下,越剧讨老婆”,所以男的一般喜欢绍剧这种打来打去的武戏,女的就喜欢看谈情说爱的越剧。

  “文革”一过,社戏立刻卷土重来,成为老百姓们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节目。

  “每次做社戏的时候,海报都会提前五六天贴出去,演社戏的消息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的散布开来。有的家庭不仅全家人都来看,还会通知附近村的亲戚来看。本来安排春节里这一天去走别的村亲戚的,现在索性改成亲戚过来大家一起看戏谈天了。如果戏班特别有名,来看戏的超过上万人的都有。”

  社戏一般从下午开始。在开戏之前,老百姓会在戏台前点上蜡烛,放上整鸡、整鱼和元宝肉,并将写着“土地菩萨”的黄纸贴在戏台幕布上,以求来年菩萨保佑。这种习俗多少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

  演员在社戏开始的时候会说几句诸如“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主办者”也会放个红包到台上,再放几挂鞭炮,以示感谢。

  每次演社戏时,很多做小买卖的就会闻讯而来,在现场卖一些糖果、瓜子、甘蔗、荸荠、花生、馄饨、香肠、年糕、茶水等。

  社戏也是小孩子们的天堂。这时候大人们忙着看戏,不会去管他们,他们就可以和村里的孩子尽情玩耍。何况还有那么多诱人的小吃,可以用手上的压岁钱买一点,解解馋。


社戏之忧

  不管是陈锦高还是俞阿友,在两件事情上他们的看法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一是社戏的大部分市场在农村,二是社戏的绝大部分观众是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 。

  “年龄越大的越喜欢看社戏,很多老人甚至是由儿孙搀扶着来看戏的。真正能看到最后的还是老年人,他们不仅不会看厌,反而会觉得看得不过瘾。”俞阿友的老伴就总是坚持到最后。儿孙都只是来凑凑热闹,儿子更喜欢的是电视和电脑、上网。“有的戏里一句话要唱上一分钟时间,这种节奏他们怎么能受得了?何况社戏唱来唱去也就那么几个段子。呃,还是看电视剧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节奏。”

  “我们80%的演出在农村,20%的演出在城市。农村也是剧团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城市演出则主要是为了打品牌。”

  绍兴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汪嘉宝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绍兴周边的郊县也在逐渐向城市方向发展,社戏的生存空间也正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被逐渐蚕食。

  “如果喜欢社戏的老一辈人不在了,新的爱好者却没有培养出来,也许有一天社戏这种民俗文化真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消失。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算是自然规律吧。”汪嘉宝说。

  “观众的兴趣爱好也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的。”绍兴小百花的办公室主任汪志平仍抱有一份乐观,“很多人年轻时并不能接受越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慢慢喜欢上戏剧。”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吴静瑾在本文采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摘自《南方周末》2004年1月22日,本报见习记者 戴敦峰)

上一页  [1] [2] 


Tag:初一语文知识初一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一语文知识

上一篇:《社戏》原文删除部分
《绍兴:上演千年社戏》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