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的运用
-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知识 阅读:8126次
概要: 我还尝试采用另一种形式进行比较阅读,那就是将比较阅读适当的穿插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之中。如讲到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时”,可以将《白马湖之冬》中关于“风”的句子拿来对比,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济南冬天独有的“温晴”的气候特点,以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从而引出对济南的山的描绘。在分析《济南的冬天》艺术特色时,可与刚刚学过的《春》比较异同。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在表达方式上,《济南的冬天》如絮家常,娓娓道来,《春》则浓墨重彩,激情洋溢;在修辞运用上,《济南的冬天》以比喻、拟人为主,《春》则采用了比喻、拟人、叠词叠句、排比、引用等诸多修辞手法;在文采方面,《济南的冬天》平实含蓄,情恳辞切,《春》则诗意隽永,文采斐然。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对两种不同风格的散文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之后,让学生阅读它的姊妹篇《济南的秋天》,将这两篇文
比较阅读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的运用,标签:初一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我还尝试采用另一种形式进行比较阅读,那就是将比较阅读适当的穿插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之中。如讲到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时”,可以将《白马湖之冬》中关于“风”的句子拿来对比,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济南冬天独有的“温晴”的气候特点,以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从而引出对济南的山的描绘。在分析《济南的冬天》艺术特色时,可与刚刚学过的《春》比较异同。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在表达方式上,《济南的冬天》如絮家常,娓娓道来,《春》则浓墨重彩,激情洋溢;在修辞运用上,《济南的冬天》以比喻、拟人为主,《春》则采用了比喻、拟人、叠词叠句、排比、引用等诸多修辞手法;在文采方面,《济南的冬天》平实含蓄,情恳辞切,《春》则诗意隽永,文采斐然。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对两种不同风格的散文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之后,让学生阅读它的姊妹篇《济南的秋天》,将这两篇文章作比较,看看济南的秋天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描写济南秋天的山和水的?作品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老舍笔下的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哪一个更美?两篇文章从选材、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修辞手法等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而且在学习中悟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比较学习法。
在比较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成果是显著的,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又不能“大撒把”,让学生海阔天空盲目的去比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及时点拨,调动学生的情绪,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较阅读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因而比较阅读是连接课堂内外的一座桥梁、一条纽带,它与拓展阅读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走出语文课本的小圈子,迈向更广阔的大语文天地。
上一页 [1] [2]
Tag:初一语文知识,初一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一语文知识
上一篇:白马湖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