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探源
- [10-10 23:15:18] 来源:http://www.85jc.com 三年级语文知识 阅读:8252次
概要: 盘古神话与中国人种由来问题联系在一起。 西方向来流行中国人种西来的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埃及、巴比仑、印度三说。 从1654年(清顺治十七年)德国传教士基尔旭(A Kircher)提出中国人系埃及人之后裔起,西方有许多人认为中国人种来自埃及。其证据一是中国的甲骨文与埃及象形文字之间有相似之处,二是认为埃及人善于航海,可以通过海洋漂至中国。 中国人传自印度说是西方“西利安种子说”的推演,法国人哥皮说(A de Gobinean)就曾提出埃及人与中国人皆源自印度。不过,最早提出盘古为印度之神人,还要算明代的马欢,他在《瀛涯胜资,锡兰国》中,将盘古等同于印度的创世大神阿达摩(Adan,亦译阿聃,安茶),他说: “王居之侧,有一大山(Adam’s
盘古文化探源,标签:三年级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盘古神话与中国人种由来问题联系在一起。
西方向来流行中国人种西来的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埃及、巴比仑、印度三说。
从1654年(清顺治十七年)德国传教士基尔旭(A Kircher)提出中国人系埃及人之后裔起,西方有许多人认为中国人种来自埃及。其证据一是中国的甲骨文与埃及象形文字之间有相似之处,二是认为埃及人善于航海,可以通过海洋漂至中国。
中国人传自印度说是西方“西利安种子说”的推演,法国人哥皮说(A de Gobinean)就曾提出埃及人与中国人皆源自印度。不过,最早提出盘古为印度之神人,还要算明代的马欢,他在《瀛涯胜资,锡兰国》中,将盘古等同于印度的创世大神阿达摩(Adan,亦译阿聃,安茶),他说:
“王居之侧,有一大山(Adam’s Pead),侵云高耸,山顶有人脚迹一个,入石深二尺,长八尺余,云人祖阿聃(Adan)圣人,即盘古之足迹也。”
还有一种西来说的理论,认为盘古乃巴比伦巴族(Bak)之音转。这种理论曾得到一些中国学者的拥护,例如清末丁谦《中国人种以来考》中就说:
“西史谓徒中国者为巴克民族,巴克乃盘古转音。中国人谓盘古氏开辟天地,未免失实,而盘古氏之为中国始迁祖,则固确有可考亦”。
近年来,中国的青年学者何新先生,再次提出盘古神话西来的观点。他说盘古故事的原型出自西亚巴比伦的一部史诗,该史诗中“有一个最原始的混沌之神名‘Bau’,由它产生了大海与天空诸神,它死后被分尸化作天穹和陆地。Ban的故事向东流传到印度后,演变为梵天的故事。梵天(Brahma)的汉译音为“盘”,因此“盘古神话是东汉中叶以后取道西南流传到中夏的西亚、印度神话”。
总而言之,无论盘古传自印度还是巴比伦,都与西方流行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相合,故他们多倾向将盘古神话排除在中国神话系统以外。
但是,更多的中国学者却认为:盘古神话来于中国南方流行的中国少数民族。茅盾先生在讨论徐整所记述的盘古神话时就说:“徐整是吴人,大概这盘古开辟天地的神话当时就流行在南方,到三国时才传播至东南的吴”。夏曾佑先生则更大胆地推断:盘古乃瑶祖神盘瓠传说之演变,他的观点至今有人支持。但盘古与盘瓠的故事却存在明显差别。盘古神是创业神,其业绩为开天辟地;而盘瓠,无论从古代文献记载还是从现代口头传说来看,都是讲一条神犬杀敌并与人类通婚的故事,是个典型的族源神话。这两个故事除主人公姓名发音相近似外,没有多少共同之处。
近代国际神话学的进展,却为盘古神话南来说提供了某些间接证据。人们已在太平洋沿海地区发现了许多相似的原始因子,表明这些地区存在着古老的文化渊源,国际上称之为“环太平洋文化圈”,其中,盘古神话所属的“宇宙之卵”母题,就被人称作“太平洋文化区的一个重要的趋向同性文化因子”。
盘古神话究竟是西来的还是南来的?凝惑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遍及世界的“宇宙之卵”创世神话说起。
从国际神话类型的角度来看,盘古神话无疑属于认为宇宙万物由卵虫出来的“宇宙之卵”母题: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 131徐整《五运历年记》)。
在中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宇宙之卵型的创世神话:
壮族:从前天地不分,宇宙中旋转着一团大气,大气越转越快,最后变为一蛋。这蛋后来爆裂为三片,一片飞到天边成为天空,一片掉在地下成为海洋,中间一片成为大地。
苗族:宇宙中最初只有云雾,云雾像孵蛋样孵出两只巨鸟,巨鸟再孵出天地万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三年级语文知识,三年级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三年级语文知识
上一篇:第一道曙光──天地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