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三年级语文知识孔子年谱» 正文
  1. 孔子年谱

  2. [10-10 23:15:18]   来源:http://www.85jc.com  三年级语文知识   阅读:8945

概要: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 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 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 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 公山不狃

孔子年谱,标签:三年级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

     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

     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

     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

     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于欲往,被子路阻拦。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

     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

     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 ,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

     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

     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

     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

     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 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

     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

     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

     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

     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

     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左鬼右隹)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

     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三年级语文知识三年级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三年级语文知识

上一篇:盘古神话
《孔子年谱》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