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小造纸、小制革、小印染和土法炼焦等“十五小”一度在全国遍地开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环境污染触目惊心。这些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严重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毅然做出了“取缔关停”的决定,环保部门和经贸委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至今关停了 8.4万家“十五小”企业。 与此同时,一场规模更大的治污攻坚战于世纪之交在全国打响──20多万家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由于历史欠账多、企业不景气等原因,达标工作步履维艰。 1999年是实现达标排放的关键之年,党中央明确指出:要逐个地区、逐个城市、逐个企业地狠抓落实。困难面前,全国各省区市顾全大局,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提出“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 2000年底,解振华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郑重宣布:全国23.8万家工业企业中90%以上实现了达标排放,12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 1995
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我国环境保护回眸,标签:一年级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再造秀美山川
“珍爱野生动物,呵护高原生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每一寸绿地,保护每一只动物”……在青藏铁路沿线,这样醒目的标牌随处可见。国家环保总局对青藏铁路建设实行全程环境行政监察,这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绿色青藏铁路”是“九五”以来我国实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方针的缩影。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下,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大、草原退化日益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生态安全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被提到与工业污染防治同等重要的位置。
1998年的特大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天然林停止采伐,把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据统计,从1998年至 2001年8月,国家对“天保工程”已累计投入到位资金200.7亿元,共完成人工造林1793万亩,封山育林7783万亩,管护森林面积 13.9亿亩。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的13个省份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
1999年夏天,另一项史无前例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试点。在黄河、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数以万计的干部群众以极大的热情,从毁林开荒转向植树种草。目前,我国已在中西部地区的 20个省(区、市)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到2000年共退耕还林还草1659.6万亩。据统计,“九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16.55%。
居安思危,头脑才能清醒。尽管我国的环境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环保工作本身的艰巨性、复杂性,目前的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污染依然严重,污染物排放总量高于环境承载能力,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江泽民总书记的精辟论述为新世纪的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古老的中华民族正沿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标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