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高一语文课后练习《游褒禅山记》点将过关» 正文
  1. 《游褒禅山记》点将过关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987

概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一句,联系前文,根据“深思慎取”的精神,作者论述有遗漏的词句吗?如有,试完整地补出来。 _。 3、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

《游褒禅山记》点将过关,标签:高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一句,联系前文,根据“深思慎取”的精神,作者论述有遗漏的词句吗?如有,试完整地补出来。

                                _。

  3、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_。

   ⑵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

〖参考答案〗

  1:B(观,景观)

  2:“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

  3:B(属于“无中生有”)

  4:⑴ 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达到目的地。

    ⑵ 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和谨慎择取的原因。 


【语段点将3】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本段文字通过论述作者的心得揭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要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志”。)

  1、第一句话中“于是”应解释成   ,全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2、作者提“古人”的目的是   ,其反映出的精神从侧面证明了本段中   一句。

  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喻指   

  4、“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喻指   

  5、作者认为成功的条件有   

〖参考答案〗

  1:对这件事。

    承上启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课后练习高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高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游褒禅山记》疑难句释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