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正文
  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861

概要: 11、本文的主题句是 。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3、填空: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 【主题阅读】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天山共色( ) (2)横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11、本文的主题句是 。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3、填空: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
【主题阅读】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天山共色( ) (2)横柯( )
(3)一百许里( ) (4)猛浪若奔( )
(5)负势竞上( )
15、翻译下面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6、请根据课文内容,用文中句子填空。
(1)作者运用衬托手法写水清的句子是: , 。
(2)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 。
(3)从听觉方面描写了山中泉喧鸟鸣的情景的句子是: , ; , 。
(4)总写人在此境中的感受的句子是: , ;
, 。
【能力提升】
17、、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书”的意思有:书(shū) ①写字;记录;书写。②字体。③装订成册的著作。④书信。⑤文件。
请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书”的意思。 (1) 书本--( )
(2)书写--( ) (3)书信--( )
(4)楷书-- ( ) (5)判决书-- ( )
18、仔细阅读下文,仿写句子。
乡村,黄昏。
平和安宁盘旋在乡村的上方。
幸福,仅如此,不必要多少绚丽的风景。
农家,炊烟。
温馨美妙回荡在农村之间。
幸福,仅如此,不必要多少感动的画面。
【教(学)后记】

Section targeting

参考答案
答谢中书书
1、陶弘景 华阳隐居 南朝梁 山中宰相
2、 颓 竞 yù
3、(1)交相辉映 (2)四季 (3)消散 (4)坠落 (5)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 (6)参与,这里指欣赏。
4、(1)对偶 (2)借代、对偶
5、(1)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2)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3)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4)自从谢灵运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美
7、写到的景物: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描绘:从仰望高峰到俯视清流,然后有些流水两边的景物,上下左右都写完后,又描绘了崖壁上五彩缤纷的色彩,这是静景描写;然后“乱”、“竞”两字把猿、鸟、鱼在大自然中怡然自乐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是动景描写。
8、结尾一句表达出作者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
9、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的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10、全文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
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
1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12、(1)助词,的
(2)动词,消散
(3)动词,坠落 名词, 指潜在水中的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