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本文作者_________,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山水游记多篇,合称_________。(2分) 11.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蒙络摇缀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斗折蛇行 ( ) (4)悄怆幽邃 ( ) 12.文中第2段写了潭水和游鱼的特点,你认为作者写作的妙处何在?(3分) 13.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2分) 14.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3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16--20题。(15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6.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3分)
①去国怀乡
②春和景明
③把酒临风
17.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8.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3分)
①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②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_________ _______。
19.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 (2分)
20.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我们将是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1--24题。(12分)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2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①则人之食于虎也( )
②于人不啻倍也 ( )
③虎利其爪牙 ( )
④故人之为虎食者( )
2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②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
23."然虎之食人不恒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4.作者说虎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四、作文(40分)
以“这节课,我真喜欢”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提示:升入中学以来,作为学生的你,不知上了多少节课,正是这一节节45分钟的课,构成你在学校主要的学习生活。这些课,有的内容充实有趣,有的形式新颖活泼--它向你敞开知识的大门,它开启你的心灵之窗,它为你播下理想的种子,它给你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你品尝成功的喜悦,它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请你写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课,并写出真情实感。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