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正文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599

概要: 中国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表示,继两年前中国首次将人送入太空后,这次的飞船发射“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新阶段的开端”。 飞船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秦文波说,研制神舟六号“为后续建设小型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9、名著阅读。(7分) (1)“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2分) (2)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三、阅读题(4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1分)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中国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表示,继两年前中国首次将人送入太空后,这次的飞船发射“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标志着载人航天工程新阶段的开端”。
飞船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秦文波说,研制神舟六号“为后续建设小型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9、名著阅读。(7分)
(1)“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2分)
(2)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三、阅读题(4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1分)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在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勇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者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脚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0.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4分)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11.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6分)
( )一( )一( )一(沙漠)
12.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6分)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4分)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醉翁亭记》教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