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正文
  1.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784

概要: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 (2)卿今者才略。(者: )(3)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 (4)见往事耳。(往事: )1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 (2)卿今者才略。(者: )

  (3)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 (4)见往事耳。(往事: )

  1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9、甲文中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乙文中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的原因又是什么?阅读两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前面两问用原文语句回答) (3分)

  20、甲乙两篇文章所谈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你能写出几句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吗?(至少两句,3分)

  四、作文。(50分)

  21、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3)文中若需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附:“河东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

  1、锲、惹、鼎、孺

  2、 凄 改 萋 ;记改计 必 改毕 ; 颠 改 巅

  3、“大约”与“左右”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强烈增加”搭配不当,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而且”改为“以及”或“和”。

  4、吹散所有的愁云 滋润所有的禾苗

  5、该广告一语双关,它既指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联想,也暗指大家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并以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

  6、(1)答案如: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或: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或: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提问如:局长先生你好!我是某中学的学生,我校在举行一次“保护黄河”的社会实践活动,请问面对日益严重的黄河污染这一问题,您作为市环保局局长,将采取哪些措施呢?

  回答如:我觉得首先要加大“保护黄河”的宣传力度,让市民和企业有环保意识;其次要加大防控黄河污染的力度和环保执法的力度。

  7、①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思而不学则殆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⑤俄国(前苏联) 高尔基 阿廖沙 ⑥吴下阿蒙 (或“刮目相待”) ⑦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不尽长江滚滚来;黄河远上白云间

  二、现代文阅读。

  8、春夏秋三个季节 菜花是春天开的,鸣蝉在夏天,而蟋蟀鸣叫在秋天。

  9、(1)乐园 (2)肥胖 (3)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0、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11、“我”对百草园的热爱和怀念、眷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调研测试题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