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正文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686

概要: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卷,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T’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栋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D.99分所引起的风波

  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 )( ),事情的结果是( )

  2.文中划线部分一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

  3.结合上下文,在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

  (1)于是就有   (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2)老远就喊着   (走 冲 迈)进门来了。

  4.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

  孩子苦恼的是:

  她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5.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没有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6.作者写这篇文章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

  答:

  作文 (40分)

  题目:《我的最爱》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 500 字以上。

  第一部分

  1、略2、骇 曲 厉 溘 匪 怡 微 璧 3、骑改其 浴改欲 这种以同音字替代以达到某种广告效果的用法偶尔一用,也未尝不可,而且也有一定的幽默效果,但若是经常这样篡改,就会走入一种误区,产生语言混乱的现象,成了一种文化污染。(意思对即可)4、教授比乞丐还穷。5、略 6、ACBD 7、B

  第二部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