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C. 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谄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25. 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的品赏,却用“访兰”作文章的题目,对此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A. 把兰草人格化,表现了我与父亲对兰草的喜爱。B. 把兰草人格化,表现了我与父亲对兰草纯朴品格的敬仰,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C. 把兰草人格化,表现了父亲对兰草纯朴品格敬仰,突出了兰草的形象。三. 写作(40分)26.我们的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美”。自然界的景物是一种“美”;可贵的品格是一种“美”;独具匠心的创造也是一种“美”……请你围绕自己在生活中体会最深的那种“美”选择材料,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可以写事,可以写人,也可以写景,题目自拟。要求:(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总复习试题(附答案),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C. 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谄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25. 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的品赏,却用“访兰”作文章的题目,对此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把兰草人格化,表现了我与父亲对兰草的喜爱。
B. 把兰草人格化,表现了我与父亲对兰草纯朴品格的敬仰,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C. 把兰草人格化,表现了父亲对兰草纯朴品格敬仰,突出了兰草的形象。
三. 写作(40分)
26.我们的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美”。自然界的景物是一种“美”;可贵的品格是一种“美”;独具匠心的创造也是一种“美”……请你围绕自己在生活中体会最深的那种“美”选择材料,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可以写事,可以写人,也可以写景,题目自拟。
要求:
(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 拼音2分,抄写1分 2. (1)思而不学则殆。
(2)曲径通幽处。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问渠那得清如许。(5)似曾相识燕归来。
(6)何当共剪西窗烛。(7)江春入旧年。
(8)枯藤老树昏鸦。(9)开放性答案(略)
3.开放性答案(略) 4.开放性答案(略)
5. (1)吸烟危害您的健康(2)严禁吸烟
二.阅读和理解(40分)
6. qí lín
7.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造句(略)
8. 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侯我依赖她一样。
9. ①母亲听我的 ②儿子听我的 ③妻子在外也听我的 原因:母亲年迈难走小路。
10. 景色描写。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和谐、美满。
11. 尊老爱幼 和谐亲密12. 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了使命感。13. 这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家庭氛围和谐、美满。
14. 期:约定 舍:放弃 去:离开 乃:才15.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16.(1)不是人啊,与人约好了同行,却丢下别人离开了。 (2)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来牵他,元方进门不理他。17.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8. 不是,他是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19. 要守信用、讲礼貌。20. yùn;chǎn21. 气味;气质品格22. C
23. “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24. C25.B三.写作(40分)26.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测试题
一、古诗词(文)默写填空
1、 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 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选自《乐府诗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