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2.文中前两处划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2分)13.文中 [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4分)14.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15.读了文章以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4分)(三) 阅读郦道元《三峡》一文,完成16~19题。(共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6.解释下列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12.文中前两处划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2分)
13.文中 [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4分)
14.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15.读了文章以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4分)
(三) 阅读郦道元《三峡》一文,完成16~19题。(共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则素湍绿潭 (4)属引凄异
17.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至之市,而忘操之 B. 故时有物外之趣
C.土人谓之“傍不肯”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两句话分别写出了三峡山、水 的什么特点,它们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4分)
三、作文(共50分)
20.在人生路上,很多时候你的感觉是开心的。当你取得成功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帮助别人的时候,找到知己的时候,亲近自然的时候,有意外收获的时候……请以“这种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 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3) 不少于550字。
题目:
参考答案:
1.yín 脆 mǒ 迸
2.(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1)《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 哈克(哈克贝利)(哈克贝利 费恩)
(2)汤姆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
4.(1)“全部已经”改为“已经全部”;(2)“大约”“左右”删掉其中一个;(3)删除“通过”;(4)“发展”改为“提升”;(5)“积极”“踊跃”删掉其中的一个。
5. 活动一:从科技书刊中查阅或上网搜索最新科技成果;收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或介绍小制作、小发明的论文;了解新闻知识及新闻发布会的一般流程;定发布会的主持人、发布人、记者、听众等……(还可以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活动二:有称呼语;用商量的口吻,用语得体。
6.(每点1分)“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乐的行为;我们在大海上见到的神仙世界。(意思对即可)
7.(每点2分)那声音来自作者的内心;心中充满爱、渴望爱的人(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
8.(答出修辞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A句运用比喻的修辞,让人联想到高贵的白天鹅,赋予风帆以生命动态的美。(意思对即可)
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天空、海洋、风帆、水流等无生命的东西在“倾诉”爱情,表现大海的可爱,充满青春的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和快乐,也表达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9.(每点1分)不能,“在梦中”放在后面起突出强调的作用,突出强调下文所写的内容是想象中的情景(是梦境,而非现实);结构上前后照应;形成反复;表达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表现了对于梦中那种生活的热切追求,对自由、爱情诚挚的向往)。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