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4套)
-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115次
概要: 24、对大自然这本书作者是分哪三部分来描写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果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两个与前面的词意思相反的词,应该是______和______,组成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2分) 26、加点的“雨后春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_______________。(1分) 27、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看一看第一、二段详细描写的各是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4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8、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4套),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24、对大自然这本书作者是分哪三部分来描写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果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两个与前面的词意思相反的词,应该是______和______,组成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2分)
26、加点的“雨后春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_______________。(1分)
27、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看一看第一、二段详细描写的各是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4分)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8、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⑴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___(集市、乡场、大街……)上
⑵一天又一天,透过某一个窗口,我们发现景物在变,人物在变,事情在变,请以“变”为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1、略2、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3、⑴飞入寻常百姓家⑵东风不与周郎便⑶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4、9减去6除以3的商,差是几?5、如:小草在二月发芽;迎春花在二月开放。6、B7、D8、D9、四川的边境有两位和尚,其中一人很穷,另一人很有钱。10、以之告富者11、①C②B③E④A12、A13、第一次表示一般疑问,意在询问了解情况,第二次表感叹,表示不屑一顾,意在指出毫无可能;表达的意思和语气不完全一样,第一次表示探询语气,第二次表示轻蔑语气。14、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告诉我们树立远大志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说明了事在人为的道理。15、贫和尚认为去南海一瓶一钵就够了,富和尚认为应雇船去南海(或第二年,贫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还没有成行)。16、这些数字说明了袁隆平为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7、⑴表特定称谓⑵表引用18、指选文第一自然段19、⑴强调了袁隆平的贡献之大。⑵强调了袁隆平不懈的努力。20、七十岁21、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造福全人类。从中可以看出袁隆平无私奉献、不断攀登的精神。22、略23、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24、从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花草和树木、地上的昆虫三个方面来写的。25、寒、枯、暑寒荣枯26、大量涌现的新生事物。27、第一段详细描写的是蚂蚁,突出了蚂蚁虽小,但却有严密的组织性和高度的团结性;第二段详写的是竹林,突出了竹子成长快,竹笋味鲜美,以及竹子美的外形和风中撩动人心的响声。28、略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试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