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05-11 16:09:4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933次
概要: 1.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1分) 2.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选出正确的答案。(2分) 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 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 【答】( ) 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1分) 答: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2分)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
人教版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1.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1分)
2.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选出正确的答案。(2分)
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
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
【答】( )
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1分)
答: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2分)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12分)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时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1]然。
注:[1]信:确实,的确。
1.联系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2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4)诸儿竞走取之( )
2.在下列句中括号里填上省略了的成份。(2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则如盘盂。
(3)见道旁李树多子,( )折枝。
(4)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
译文:
4.两小儿争论的是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5.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抢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2分)
三.作文(40分)
初中生活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扬起想象的风帆,试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②以记叙为主,400字左右。
一、(一) BDBACDBBC
(二)1、①澜-谰 ②赝-膺 ③赢-羸 ④耸-悚
2、(1)吃,服用 (2)信服
3、①关山度若飞
②奋袖出臂
③野渡无人舟自横
4、花时间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花时间去运动吧,运动员是健康的源泉;花时间去歌唱吧,歌唱是快乐的源泉;花时间去耕耘吧,耕耘是收获的源泉。(2分)(言之成理即可)。
5、注意意思明白,说法得体 例如:“请毋在通道停车”等
二、(一)1、A
2、宽厚、好客
3、因为得到别人的理解,肯定,为了表现平桥村农民的纯朴善良。
4、好在充满乡村生活的乐趣,以及少年朋友的诚挚友谊,这是日后看戏和吃豆无法比拟的。
5、(1)“是的”承认偷豆一事,表现双喜诚实的品质。
(2)“我请客”,说明偷豆的理由是请客,并非不光彩。
(3)“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意思是偷你家的豆是看得起你,说明双喜聪明,很会说话。
(4)“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言外之意六一公公若要他赔豆,双喜就要他赔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2017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