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正文
  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488

概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狼和小羊》、《猫和鸡》二是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三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蚂蚁和蝉》 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草坪告示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标语)悄悄的来,悄悄的去(阅览室标语) 修改病句 1、校园的春天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2、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3、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4、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6、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 7、为了避免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提高认识。 8、他虽然很瘦,而且精神很饱满。 9、在这次初三毕业生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学生的升学问题和老师一起交换了广泛意见。 10、遵守纪律,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 11、在同学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期末复习提纲,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狼和小羊》、《猫和鸡》二是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三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蚂蚁和蝉》
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草坪告示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标语)悄悄的来,悄悄的去(阅览室标语)
修改病句
1、校园的春天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2、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3、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4、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6、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
7、为了避免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必须提高认识。
8、他虽然很瘦,而且精神很饱满。
9、在这次初三毕业生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学生的升学问题和老师一起交换了广泛意见。
10、遵守纪律,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
11、在同学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12、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13、我们学校开展了学雷锋。
14、我班同学基本上都达到了体育锻炼标准。
15、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Section targeting

16、从这些事实中,充分地说明了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语文应试精华?知识点梳理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