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正文
  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519

概要:Section targeting内容预览: 第三单元 (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4.这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答:新、美、力 5.这三个比喻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6.谈谈这一部分给你怎样的鼓舞和力量。 分析:鼓舞人们对光明的未来满怀向往和希望,并决心为此而奋斗 7.课文描绘了春草等多幅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二)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提纲,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Section targeting

内容预览:
第三单元
(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4.这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答:新、美、力
5.这三个比喻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6.谈谈这一部分给你怎样的鼓舞和力量。
分析:鼓舞人们对光明的未来满怀向往和希望,并决心为此而奋斗
7.课文描绘了春草等多幅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二)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8.文段抓住了春雨多、细密、轻盈的特点来写。
9.“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中,用“一层薄烟”来比喻细雨濛濛的情状;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高度;一个“全”字把意境展现得非常开阔。
10.文段含蓄地写了春风,从下面哪一句话可以看出?(B)
A.雨是最寻常的B.密密地斜织着C.笼着一层薄烟D.稀稀疏疏的
11.文段描写的景物给人的感觉是(C)
A.春雨绵绵,令人喜爱B.春雨寻常,忧伤烦恼C.清亮温馨,宁静和平D.凄神寒骨,撩人思绪
12.文段描写雨中景物的正确顺序是从静景到动景,从物到人,从近到远。
13.仿照例句,以“理想”开头再写两个比喻句,与例句形成排比。
例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答案: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14、从文中找出通出色彩变化来描绘雨中景物的句子。
15、“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句话用了哪种修饰方法,有何作用?
16、“可别恼”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三)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7.第一句话“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承上启下过渡句,总起全段。
8.把这两段景物描写具体表示空间的词语依次写出。
山上→树尖→山尖→山坡→山腰;城内→城外→山坡上。
9.加点部分把景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感情,谈谈你对这一处的理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不但写出了山坡薄雪的视觉形象与山坡薄雪的感觉形象,而且写出了“情”--热爱冬天的济南,赞美济南的冬天。
10.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分析:雪后的山的美丽景色
11.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这种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本 体比喻词喻体表达作用
顶雪矮松好像日本看护妇亲切温暖
山坡(穿上)带水纹的花衣美丽可爱
卧雪小村庄是唐代名手的小水墨画灵秀恬淡
济南的冬天是空灵的蓝水晶突出响晴
雪(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形象贴切
12、这段文字选自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写的《济南的冬天》,体裁是散文。
10.对本段文字判断有错的两项是(BD)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