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正文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735

概要:内容预览: 25 《世说新语》两则 设计人:白宗梅 杨承华 审核人 李因娥 教师寄语:诚信是一个人的最重要品格。 学习目标: 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3、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学生朗读课文,正音,辨形。译重点词、句。 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 不:现写作“否”,表示不。 引:拉。 过:超过。 顾:回头看。 委:丢下、抛弃。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 注意省略的成分) 二、合作交流 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释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 三、质疑讨论 〈1〉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如何看待元方这个“时年七岁”的孩子? 〈4〉“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5〉假如第二天陈大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学案,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内容预览:
25 《世说新语》两则
设计人:白宗梅 杨承华 审核人 李因娥
教师寄语:诚信是一个人的最重要品格。
学习目标:
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3、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学生朗读课文,正音,辨形。译重点词、句。
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 不:现写作“否”,表示不。
引:拉。 过:超过。 顾:回头看。 委:丢下、抛弃。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 注意省略的成分)
二、合作交流
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释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
三、质疑讨论
〈1〉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如何看待元方这个“时年七岁”的孩子?
〈4〉“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5〉假如第二天陈大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
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主要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
围绕对课文中所阐明的主旨--“诚信”,联系社会现实,结合生活实际以“诚信”为题材写一段话。
课堂检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世说新语》是由 组织编写的。(2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6分)
⑴俄而雪骤(俄而: )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 )
⑶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
⑷太丘舍去(舍去: )
⑸尊君在不(不: )
⑹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
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4分)
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4分)
5.《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4分)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4分)
7.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3分)
8.释词:(4分)
日中:( )舍去:( )
无礼:( )引之:( )
9.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4分)
10.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4分)
11."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3分)
12.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4分)

参考答案:
1.刘义庆
2.⑴俄而:不久,一会儿⑵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⑶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⑷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⑸不:通"否"⑹委:丢下,舍弃
3."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4."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5.略
6.元方,语言和行为
7.守信用、讲礼貌。
8.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
9."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10.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11.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12.略

......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内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点击查看: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85jc.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