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竹影》教学杂谈» 正文
  1. 《竹影》教学杂谈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771

概要:【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孙志满】 〖语文课切勿迷失了“本位”〗 有一位老师在上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一课时,不是引导学生从语言的揣摩去体会、感悟文本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却紧紧抓住课文中“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两句话,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搜集有关西洋画、中国画的知识,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知识、探讨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区别,其结果是学生有关西洋画、中国画的知识倒是掌握了不少,语文课的“专务”却被旁落了。叶圣陶先生说:“凡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我们的语文教师的确不能是知识的“催产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成为知识的拼盘;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 【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学周正平】 〖教语文就得教出点“

《竹影》教学杂谈,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孙志满】

〖语文课切勿迷失了“本位”〗

  有一位老师在上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一课时,不是引导学生从语言的揣摩去体会、感悟文本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却紧紧抓住课文中“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两句话,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搜集有关西洋画、中国画的知识,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知识、探讨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区别,其结果是学生有关西洋画、中国画的知识倒是掌握了不少,语文课的“专务”却被旁落了。叶圣陶先生说:“凡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我们的语文教师的确不能是知识的“催产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成为知识的拼盘;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


【江苏省无锡市后宅中学 周正平】

〖教语文就得教出点“国气”来〗

  学丰子恺的《竹影》,则可探讨一下国画的精髓,学习《打鱼杀家(节选)》时,则可欣赏一下京剧的酣畅,……让我们的语文课洋溢出浓浓的中华文化气息。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这些边缘学科的渗透,不可喧宾夺主,还应以本学科的教学为重。


【河北省沧州市成功学校 丘叶】

〖赏识──爱的艺术〗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最好的赏识。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环境中的人,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人格理应得到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用赏识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激发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班里有个学生喜欢看漫画,对学习则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有一次语文课上,我在上面讲课,他在底下偷偷地开小差──看漫画书.我发现后并没有作声,而是趁着同学们做练习的时机,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示意他收起来下课后再看。他见我没有当场批评他,心里很是感激,下课后主动到我办公室找我承认了错误。我鼓励他多学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将来长大后可以从事漫画工作。第二天课上讲丰子恺的《竹影》,我特意叫他到黑板上创作了一幅漫画,让同学们品评,并和丰子恺的漫画作了一番比较,他意识到了自己学识上的不足,表示今后要在学业上多下苦功夫。现在的他,不仅对漫画的兴趣有增无减,而且在学习上的劲头也更足了。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适时适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走向成人成才之路。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实验中学 陈思荣】

〖体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竹影》一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对于这样的体验城里的孩子可能不深。如果教师带着学生到公园里或者到郊外去观察,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体会,将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不仅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还能增强审美情趣,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 张瑞旭】

〖采荷中学初一语文学科阶段小结〗

  多元的语文实践课程(校本课程),注重学科间融合,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能力。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可见,语文跟自然、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又是美的对象,含有丰富的外形美和内质美,诸如语言的音乐美、文字的绘画美,层次的节奏美等。这又使语文跟音乐、美术息息相通。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沟通,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努力创建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情境,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如学了《两小儿辩日》一课,让学生利用在科学课里学到的知识来向大家解释真正的答案。学习《竹影》后,则让学生用漫画的形式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出来。

[1] [2]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竹影》结构分析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