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成语学习极易用错的成语» 正文
  1. 成语学习极易用错的成语

  2. [10-10 23:18:15]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8727

概要:而相当多的成语,都能够用“先分析其结构成分的意义,再综合词语整体意义”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释。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是指人工的精巧而不是天然的了,所以“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2000年高考题)这句中的成语“巧夺天工”就是使用不对了。五为“辨异”。对成语,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之上,还要重视成语在句子中的实践运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辨析成语之间的差异。1. 感情色彩方面。不常用的成语,不要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吊民伐罪”、“不刊之论”、“文不加点”、“不孚众望”“不足为训”等含有否定意义词的成语不一定是贬义词。而&ldqu

成语学习极易用错的成语,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85jc.com

而相当多的成语,都能够用“先分析其结构成分的意义,再综合词语整体意义”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释。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是指人工的精巧而不是天然的了,所以“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2000年高考题)这句中的成语“巧夺天工”就是使用不对了。

五为“辨异”。

对成语,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之上,还要重视成语在句子中的实践运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辨析成语之间的差异。

1. 感情色彩方面。

不常用的成语,不要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吊民伐罪”、“不刊之论”、“文不加点”、“不孚众望”“不足为训”等含有否定意义词的成语不一定是贬义词。而“目光如豆”、“一团和气”、“与世无争”等有肯定意义词的也不一定是褒义词。1997年高考的“趋之若鹜”、1998年考到的“处心积虑”就属于贬词误用。

2. 词义轻重方面。

如“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既“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其实该用“无可厚非”。这就是不分轻重,错用了成语。2000年高考成语“洗心革面”的误用也属于这类错误。

3. 适用对象或范围方面。

如:1999年的“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仑美奂。”“美仑美奂”形容房屋多而高大华丽,用以形容商品就不合适。2000年的高考题A选项用“汗牛充栋”形容“古人中刻苦学习的楷模”, 2001年高考D项把谦词“蓬荜生辉”用于他人居室,也都是用错了对象。

4. 与句中词语的搭配方面。

这类错误很多,也很复杂,尤其要注意。如2003年的高考题:“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手表,每当他向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如数家珍”与句中“介绍这些宝贝”重复。1997年高考的“莘莘学子”也不能与句中修饰它的“两人”、“一位”搭配。

5. 是否符合惯用句式。

如1998年高考的“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而选项中却用于陈述句,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国的成语浩如烟海,要一个中学生全部掌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近年来高考成语的考查又由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重点考查学生对书刊报纸等常用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只有把文中所谈的基本方法灵活掌握,综合运用,不断积累,才能真正拥有并运用好中华语言中的这块艺术瑰宝,并在高考中稳操胜券。

【编者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并提出能辨析和修改语病。对病句进行明确辨别和认识,是修改病句的基础,是对同学语言表达较高层次的要求,了解病句主要类型,辨析病句可分四步走;

一、先找句子主干,即找出句子的主、谓、宾中心语,看句子成分有无残缺、赘余或搭配不当的现象。

例:1.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演员无表演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补上“属于”就通了)

2. 近几年,他们在全县推广了裴庄坚持科学种田。(推广的是什么?缺宾语,应为“……的经验”)

3. 从很多的实践中告诉我们,要掌握真理,必须自己动手。(介词结构不能做主语,把“从”“ 中”删掉)

4. 你需要的文件,我们正在进行准备,明天就可以送到。(谓语“进行”多余,可将它去掉)

5. 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善于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动宾搭配不当,聚集的是“专业化人才”而非“队伍”)

二、句子主干恰当,再检查局部,看语序是否恰当,修饰语与中心语,修饰语内部是否正确。

例1. 有效利用时间,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同志,我们的民族,具有特殊的意义。(语序不当。“我们的民族”放在“我们的事业”之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上一篇:高中语文基础之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成语学习极易用错的成语》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