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各个机关或其它单位,如果有领导来,”莅临”这个词很可能就会出现在大门口的红色欢迎牌上。这并无不可,问题是”莅临”这个书面语很多人只知道是表示尊敬的,却不知道它的准确意思,于是出现了”欢迎XX领导前来莅临指导”或”欢迎XX领导莅临前来指导”。其实”莅临”本来就是”来到”的意思,只不过是专指”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因此在”莅临”的前面或后面加”前来”都是”画蛇添足”了。5.莘莘学子(出错情况:一些莘莘学子、莘莘学子们)”莘莘学子”一般用为成语,其用法跟”芸芸众生”差不多。但从其结构来看,似乎又不是成语那么简单。关键在于”莘莘”这个叠字构词法。汉语中很多类似结构的词,但不见得都是成语,比如”茫茫大海”、
最易画蛇添足的十个词,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85jc.com在各个机关或其它单位,如果有领导来,”莅临”这个词很可能就会出现在大门口的红色欢迎牌上。这并无不可,问题是”莅临”这个书面语很多人只知道是表示尊敬的,却不知道它的准确意思,于是出现了”欢迎XX领导前来莅临指导”或”欢迎XX领导莅临前来指导”。
其实”莅临”本来就是”来到”的意思,只不过是专指”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因此在”莅临”的前面或后面加”前来”都是”画蛇添足”了。
5.莘莘学子(出错情况:一些莘莘学子、莘莘学子们)
”莘莘学子”一般用为成语,其用法跟”芸芸众生”差不多。但从其结构来看,似乎又不是成语那么简单。关键在于”莘莘”这个叠字构词法。汉语中很多类似结构的词,但不见得都是成语,比如”茫茫大海”、”皑皑白雪”、”累累伤痕”……
撇开那些不说吧。
《国语晋语》中出现了”莘莘征夫”,其注为:”莘莘,众多。”枚乘《七发》里”莘莘将将”的”莘莘”也注为:”莘莘,多貌也。”由此可见,”莘莘”是”众多的”意思。”莘莘学子”也就是”众多的学生”之意。而从词性来看,”莘莘学子”像是一个名词,一个集合名词。
那么,集合名词前面加”一些”或者后面加”们”,就好像说”一些人民”或者”人民们”那样,总是有点别扭。
另外,想起有次听演讲的趣事,演讲者把”莘莘学子”读成”辛辛学子”,听到台下暴笑之后改口,居然是”宰宰学子”……
6.问鼎(出错情况:问鼎冠军)
在对体育赛事的报道上,很多时候都会用上”问鼎”一词,不过常常是蛇足为”问鼎冠军”或”夺冠问鼎”。
”问鼎”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三年》: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并检阅军队,不怀好意地询问周定王派来慰劳的大夫王孙满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答道: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
于是,”问鼎”就有了”图谋篡夺王位”的意思。
报道体育赛事用问鼎,大多都是跟”冠军”、”夺冠”等相关的,问题是怎样用比较合适(很多人把”问鼎”当成”夺得”用了)。
”问鼎”,询问鼎,移于体育比赛,询问”冠军”、”金牌”、”奖杯”,因此,用”问鼎”,”冠军”、”金牌”、”奖杯”是替换了”鼎”的。所以,再加”冠军”就显得多馀了。
7.报刊(出错情况:报刊杂志)
报刊杂志,乍一听好像没什么不妥一样,细细一想才觉不对。
报,报纸;刊,杂志。”报刊”在《现代汉语辞典》中,直接解释为”报纸和杂志的总称”,因此,在”报刊”后面再加上”杂志”,多馀的了。
8.报道(出错情况: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呵呵,连《人民日报》、CCTV都整天挂在嘴边,可能错吗?
我也没敢说那一定错了,只是觉得颇可玩味。
《现代汉语词典》对”报道”的解释: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既然无论如何,”报道”都跟”新闻”脱不了关系,又何必在前面加上”新闻”呢?
9.坦克(出错情况:坦克车)
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利用现有的冶金技术,结合发动机、履带、枪炮制造技术生产坦克的建议,于1916年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
为保密起见,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tank”(水箱),这一名称被沿用下来。
”坦克”即是”tank”的音译。可见,”坦克”一词是独立的,已经足以表明意思,没必要再加”车”。
10.激光(出错情况:镭射激光)
其实,”镭射”就是”激光”,”激光”就是”镭射”。
”镭射”也是个舶来品,是英文”laser”的音译。”laser”为”LightAmplifi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的缩写,即”光受激发射”,1964年钱学森建议将中文意译名”光受激发射”改称”激光”。
可见,”镭射”和”激光”是同义词。
以上就是www.85jc.com网为大家提供的“201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最易画蛇添足的十个词”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www.85jc.com网中考频道。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