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作用巧解答
-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8132次
概要: ⑦雪下着,已经很厚的白雪在脚下发出吱吱的响声,雪花拂在脸上,凉嗖嗖的。我在迎风冒雪中深切感到了人活天地间的充实与幸福……(有删节) 1、第②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雪芹的故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④段中,作者是如何展开描写的? 3、第④段和第⑦段中,作者两次写到“雪下着,已经很厚的白雪在脚下发出吱吱的响声,雪花拂在脸上,凉嗖嗖的”,请分析它们的写法和不同的作用。 【参考答案】 1、主要运用衬托手法。通过自己一年四季拜访曹雪芹故居的不同感受,突出冬天的拜访最能体味到曹雪芹当年的创作心境;也为本文重点写冬天的拜访,获得最深刻感悟作铺垫。 2、作者按照行踪,由远而近,依次描写了香山植物园中覆盖着白雪的树,黄叶村雪雾迷迷濛濛的柳树枝条,以及头上肩上蒙了一层雪的雪芹塑像。突出雪中景物的特点,点明了时令,照应了题目,并渲染了环境气氛。 3、两处内容,同样是作者描写自己在雪中的行走,突出的是雪的厚度、声音和作者对寒冷的具体感受,照应了题目,突出了拜访的时令特点。但写作目的不同
景物作用巧解答,标签:初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85jc.com
⑦雪下着,已经很厚的白雪在脚下发出吱吱的响声,雪花拂在脸上,凉嗖嗖的。我在迎风冒雪中深切感到了人活天地间的充实与幸福……(有删节)
1、第②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雪芹的故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④段中,作者是如何展开描写的?
3、第④段和第⑦段中,作者两次写到“雪下着,已经很厚的白雪在脚下发出吱吱的响声,雪花拂在脸上,凉嗖嗖的”,请分析它们的写法和不同的作用。
【参考答案】
1、主要运用衬托手法。通过自己一年四季拜访曹雪芹故居的不同感受,突出冬天的拜访最能体味到曹雪芹当年的创作心境;也为本文重点写冬天的拜访,获得最深刻感悟作铺垫。
2、作者按照行踪,由远而近,依次描写了香山植物园中覆盖着白雪的树,黄叶村雪雾迷迷濛濛的柳树枝条,以及头上肩上蒙了一层雪的雪芹塑像。突出雪中景物的特点,点明了时令,照应了题目,并渲染了环境气氛。
3、两处内容,同样是作者描写自己在雪中的行走,突出的是雪的厚度、声音和作者对寒冷的具体感受,照应了题目,突出了拜访的时令特点。但写作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是突出迎风冒雪前往时的情状,与本段后文写雪芹的塑像作铺垫,说明“雪中的塑像才最真切地表现了曹雪芹的形象和神态”;后者则是照应末句,反衬拜访雪芹后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宁静。(来源:一叶飘然烟雨中的blog)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上一篇:2016年度中考语文容易读错常用字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