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铁公鸡施粥》阅读答案» 正文
  1. 《铁公鸡施粥》阅读答案

  2. [10-10 23:19:18]   来源:http://www.85jc.c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8595

概要:17.“小儿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试简析。(4分) 答:18.周老爷子临终那番话颇有深意,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答:参考答案:15.示例一:①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将开粥棚。②领粥要磕头,米少糠多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③施舍遭骂,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④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⑤周家丧事办得寒酸可子孙兴盛。示例二:开端: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将开粥棚。发展:领粥要磕头;米少糠多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施舍遭骂,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 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高潮、结局:临终之语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尾声:周家丧事办得寒酸可子孙兴盛。【评分提示】共5分,每点占1分,意思归纳对即可;如果学生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来回答,“发展”部分占2分。16.形体消瘦,吝啬(勤俭、节省)持家,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固执己见),教子有法,深谋远虑(深谙事理)。【评分提示】每答对一

《铁公鸡施粥》阅读答案,标签:文言文阅读技巧,http://www.85jc.com

17.“小儿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试简析。(4分)

答:

18.周老爷子临终那番话颇有深意,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答:

参考答案:

15.示例一:①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将开粥棚。②领粥要磕头,米少糠多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③施舍遭骂,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④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⑤周家丧事办得寒酸可子孙兴盛。示例二:开端: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将开粥棚。发展:领粥要磕头;米少糠多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施舍遭骂,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 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高潮、结局:临终之语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尾声:周家丧事办得寒酸可子孙兴盛。【评分提示】共5分,每点占1分,意思归纳对即可;如果学生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来回答,“发展”部分占2分。

16.形体消瘦,吝啬(勤俭、节省)持家,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固执己见),教子有法,深谋远虑(深谙事理)。【评分提示】每答对一个方面占1分。

17.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第一次为粥的质量同父亲据理力争,第二次为父亲遣走家里的佣工表示担心,认为父亲心狠。其作用有:①衬托主要人物。小儿子是陪衬人物,衬托了主要人物的形象。②丰富了情节、内容。使小说在情节方面不显得单一,在内容方面更趋饱满。【评分提示】意思对即可。共6分,每个方面占3分,第②点答出其中之一即给3分,如有言之成理的表述可酌情给分。

18.示例一:老爷子临终前的那番话中“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表明他是一个很特别的“铁公鸡”,做事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乡民。乐施好善、有心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当今社会上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但行善亦应有道。我们身边有一些善心人或救助机构,有心施善或帮扶,可有些方式让受助者失却了尊严,有的救助后跟踪调查不力,钱与物没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受助者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依赖的泥潭。

示例二:老爷子临终前的那番话有深意,他教育家人要勤俭持家过日子,钱要用在刀刃上,以防止子孙由富变骄奢,文中说“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结尾一段有照应:“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可见子孙们听懂、遵守了周老爷子的临终遗言。中华民族有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子承父业发扬光大等优秀传统文化,今天,社会上的一些“富二代”“富三代”,他们听不进艰苦创业积攒下大量财富的长辈们苦口教育,或是长辈对他们的教育存在着某种缺失,以致于有些“富二代”“富三代”挥土如金,挥霍无度,甚至败光家业。

有自己的观点,探究合情合理即可。【评分提示】共8分,结合文本占4分,联系传统文化、社会现实占4分。

上一页  [1] [2] 


Tag: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技巧语文学习 - 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一篇:“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阅读答案
《《铁公鸡施粥》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