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苏威在前朝隐居不肯做官,高颎能推举他。我听说推荐贤能的人受上赏,怎么能让他丢官呢?(或难道能让他丢官吗?)(译出大意给1分;省略句1分,“高蹈”“宁可”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3)皇帝那时生活奢侈,声色(歌舞和女色)之事日甚一日,又发动筑长城的劳役,高颎为此很担忧。(“滋甚”“起”“病”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高颎字昭玄,自称是渤海蓚人。高颎少年聪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读了一些史书,特别擅长辞令。当初,在孩童时,家有一棵柳树,有百尺多高,繁茂挺拔如同车盖。乡里的老年人说:“这家要出大贵人。”十七岁,周的齐王宇文宪召引他做记室。不久随越王宇文盛进攻隰州叛乱的胡人,平定了叛乱。高祖接受周的禅让,高颎拜受尚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他。高颎很注意避开权力地位,上表章请求辞职,请苏威接替。皇上想成就他让贤的美名,同意他解除仆射的官职。几天后,皇帝说:
“高颎,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阅读答案,标签:文言文阅读技巧,http://www.85jc.com(3)皇帝那时生活奢侈,声色(歌舞和女色)之事日甚一日,又发动筑长城的劳役,高颎为此很担忧。(“滋甚”“起”“病”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高颎字昭玄,自称是渤海蓚人。高颎少年聪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读了一些史书,特别擅长辞令。当初,在孩童时,家有一棵柳树,有百尺多高,繁茂挺拔如同车盖。乡里的老年人说:“这家要出大贵人。”十七岁,周的齐王宇文宪召引他做记室。不久随越王宇文盛进攻隰州叛乱的胡人,平定了叛乱。
高祖接受周的禅让,高颎拜受尚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中没有谁能比得上他。高颎很注意避开权力地位,上表章请求辞职,请苏威接替。皇上想成就他让贤的美名,同意他解除仆射的官职。几天后,皇帝说:“苏威在前朝隐居不肯做官,高颎能推举他。我听说推荐贤能的人受上赏,怎么能让他丢官呢?”于是命令高颎恢复原位,不久拜为左卫大将军,原来的官职不变。高颎时常坐在朝堂北边的一棵槐树下办公处理政务,那棵树不在行列之内,主事的要砍掉它,皇帝特别指示不要砍,用它昭告后人。高颎被看重竟然到这种程度。
高颎在文武两方面都有大才,又明达世务。自从被寄以重任之后,竭诚尽忠,引荐忠贞贤良的人才,把天下大事当作自己的责任。在朝中执政近二十年,朝野一致推重佩服,没有不好的议论。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