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秋湖觞芰①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正文
  1. 《秋湖觞芰①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2. [10-10 23:19:18]   来源:http://www.85jc.c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8916

概要:C.本文不仅行文有序,而且描写生动,议论精当,说明简明,语言琅琅上口,有一种音韵之美。D.本文虽然只是简要叙述与文人墨客一起闲游秋湖、作画吟诗的情形,但从中也蕴含着一种对当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赞美。15.A(根据标题和文本内容来看,这不是一篇给“诗集”作的序文,而是给一本名为《秋湖觞芰图》的“画集”写的序文。B项的文本依据是:文章的第2、3、4、5自然段分别记叙了游览瘦西湖四个景点的行游过程,同时这四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则就净香园小憩也”“则酌酒于高咏楼也”“则归途访桃花庵也”就是在分别交代《秋湖觞芰图》中每幅作品的创作背景。C项的文本依据:一是文章主要按照时间、行踪来进行记叙,因此“行文有序”;像“晓凉犹嫩,残暑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绿波泛客,疑乘

《秋湖觞芰①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标签:文言文阅读技巧,http://www.85jc.com

C.本文不仅行文有序,而且描写生动,议论精当,说明简明,语言琅琅上口,有一种音韵之美。

D.本文虽然只是简要叙述与文人墨客一起闲游秋湖、作画吟诗的情形,但从中也蕴含着一种对当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赞美。

15.A(根据标题和文本内容来看,这不是一篇给“诗集”作的序文,而是给一本名为《秋湖觞芰图》的“画集”写的序文。B项的文本依据是:文章的第2、3、4、5自然段分别记叙了游览瘦西湖四个景点的行游过程,同时这四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则就净香园小憩也”“则酌酒于高咏楼也”“则归途访桃花庵也”就是在分别交代《秋湖觞芰图》中每幅作品的创作背景。C项的文本依据:一是文章主要按照时间、行踪来进行记叙,因此“行文有序”;像“晓凉犹嫩,残暑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微飕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等句子则都体现的是“描写生动”;像“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这些句子体现的就是“议论精当”;像第2、3、4、5四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则就净香园小憩也”“则酌酒于高咏楼也”“则归途访桃花庵也”和最后自然段中的“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黄丹青之手,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图惠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等就都体现的是“说明简明”;同时,这篇序文骈散结合、长短句结合,因而显得“语言琅琅上口,有一种音韵之美”。D项的文本依据是:“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这里面显然“蕴含着一种对当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赞美”)

上一页  [1] [2] 


Tag: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技巧语文学习 - 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一篇:“袁聿修,字叔德”阅读答案及翻译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