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案设计五册19课范进中举» 正文
  1. 五册19课范进中举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728

概要: 2.学生讨论,比较范进与孔乙己形象。 教师提示:可以从人物性格,人物的遭遇,人物与作品中其他的人关系几方面着手。 范进逆来顺受,甘受屈辱,孔乙己自视清高、孤芳自赏;范进世故虚伪,孔乙己迂腐善良;范进中举之后成为统治阶级,享受荣化富贵,孔乙己连秀才也没考上,最后被打折了腿死路一条;范进中举后,周围人巴结奉承,送钱送银子,孔乙己一生遭人嘲笑,掌柜最后记得他还是因为他欠了酒钱。 作者的态度:吴敬梓对范进以批判为主,鲁迅对孔乙己有批判,也有同情。 3.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三。 (四)总结、扩展 本文与《孔乙己》相比,是通过一个中举的人,围绕“中举”这一事件,描写各色人等的种种丑态,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世态。作者用了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手法对这些人物进行描写、讽刺,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作为比较的双方应具有可比性,即有共性与个性。同样,除了范进与孔乙己,还可进行丁举人与张静斋的比较,胡屠户与张静斋的比较。这些比较都有利

五册19课范进中举,标签:初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2.学生讨论,比较范进与孔乙己形象。

教师提示:可以从人物性格,人物的遭遇,人物与作品中其他的人关系几方面着手。

范进逆来顺受,甘受屈辱,孔乙己自视清高、孤芳自赏;范进世故虚伪,孔乙己迂腐善良;范进中举之后成为统治阶级,享受荣化富贵,孔乙己连秀才也没考上,最后被打折了腿死路一条;范进中举后,周围人巴结奉承,送钱送银子,孔乙己一生遭人嘲笑,掌柜最后记得他还是因为他欠了酒钱。

作者的态度:吴敬梓对范进以批判为主,鲁迅对孔乙己有批判,也有同情。

3.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三。

(四)总结、扩展

本文与《孔乙己》相比,是通过一个中举的人,围绕“中举”这一事件,描写各色人等的种种丑态,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世态。作者用了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手法对这些人物进行描写、讽刺,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作为比较的双方应具有可比性,即有共性与个性。同样,除了范进与孔乙己,还可进行丁举人与张静斋的比较,胡屠户与张静斋的比较。这些比较都有利于深入地把握人物性格。

下面进行《儒林外史》精彩片断的阅读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找一个带有明显讽刺的片断进行阅读,然后集中讨论。

示例1第四回写到范进到知县汤奉处打秋风,当知县看到范进因守制而不用银镶杯箸,不用象箸时,很担心他不用荤酒,正在此时,却见范进“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这才放心。一句“大虾元子”的描述将范进虚伪的性格暴露无遗,同时也表现出封建礼教的虚伪性。

示例2第五回写到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众人都不得要领,其妾赵氏猜出他的心事“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恐费了油”,挑掉一茎之后,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两个指头使严监生与葛朗台一样,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之—一^

(五)布置作业

比较《范进中举》与《变色龙》的讽刺艺术。

【参考答案】《变色龙》的讽刺写法主要是对比与直接写实。它的直接写实就是奥楚蔑洛夫的每一次言行,其中还借助于道具——军大衣,来增强讽刺的效果。而它的对比并非简单的前后对比,而是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脸,每一次都与前一次形成对比(《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参见“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六)板书设计

(另外下载:ja/1902.gif

八、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1.关于作者及其《儒林外史》

吴敬梓(170l~lTM),字敏轩,又彰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祖父、叔祖均凭科举显达。父吴霖起,拔贡出身,只做过一任县教谕(八品学官),为人正直耿介,不慕荣利,对吴敬梓颇有影响。吴敬梓13岁丧母,后随父到任所,20岁中秀才,(此后即屡举不中)23岁丧父。从此,他的生活起了很大变化,由于“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不数年而产尽矣。”“乡里传为弟子戒”(均见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大家都拿他作“败家子”的典型来教育子孙。他33岁时移居南京,生活愈加贫因,到后来甚至常常无米下锅。1754年冬病逝于扬州。

吴敬梓一生中大半时间在南京、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上层人士”,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等,对他们的卑污的灵魂,腐朽的生活,一切秽行劣迹,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的素材。

《儒林外史》成书于作者50岁以前。这部长篇讽刺小说共五十五回,刻画了一百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中心人物作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可是全书却有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通过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确实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鲁迅先生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这是对《儒林外史》进步思想和讽刺艺术的最好的概括。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批判黑暗现实的同时,却把理想寄托在一些“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这是应加以批判的。

现在通行的《儒林外史》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慧剑校注本。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三语文教案设计初三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三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第5课孔乙己(语文版九年级上教案)
《五册19课范进中举》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