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考地理复习方法地理知识的记忆原则及方法» 正文
  1. 地理知识的记忆原则及方法

  2. [10-10 23:21:28]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考地理复习方法   阅读:8235

概要:13、数字法有的地理事物偶尔有数字上的巧合,可总结出数字规律。如讲南亚地区,总结出该地区有三个“三”:三种地形(北部是山地,中部是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种气候(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沙漠)。在讲东非国家时,总结它有三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两布(吉布提、布隆迪);两达(乌干达、卢旺达),东非的九个国家中已经记住了七个;剩下的索马里,塞舌尔也就好记了。地理课中有些数字与学生熟悉的事物巧合。如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恰好同“五一”国际劳动节一致,但必须向学生强调应注意地理事物的单位。再如讲黄河的长度是5,400公里,这个数字与“五•四”运动的数字巧合。高中地理课本中涉及数据很多,教学中若照本宣科,听起来就十分枯燥。怎样把它讲得有味,活跃课堂气氛,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比较法它是处理数字的基本方法,分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是把同类事物放在不同

地理知识的记忆原则及方法,标签:地理复习方法,高中地理学习方法,http://www.85jc.com
  13、数字法
  
  有的地理事物偶尔有数字上的巧合,可总结出数字规律。如讲南亚地区,总结出该地区有三个“三”:三种地形(北部是山地,中部是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种气候(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沙漠)。在讲东非国家时,总结它有三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两布(吉布提、布隆迪);两达(乌干达、卢旺达),东非的九个国家中已经记住了七个;剩下的索马里,塞舌尔也就好记了。地理课中有些数字与学生熟悉的事物巧合。如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恰好同“五一”国际劳动节一致,但必须向学生强调应注意地理事物的单位。再如讲黄河的长度是
  5,400公里,这个数字与“五•四”运动的数字巧合。
  高中地理课本中涉及数据很多,教学中若照本宣科,听起来就十分枯燥。怎样把它讲得有味,活跃课堂气氛,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比较法
  它是处理数字的基本方法,分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是把同类事物放在不同空间的比较,反映出事物间的大小。如讲太平洋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海洋,有1.8亿平方公里。学生对这个庞大的数字感知模糊,若把它与另三大洋相比,不仅按课本上指出它的面积是另三大洋面积的总和,还把它与面积最小的北冰洋相比,指出它是北冰洋的14倍。这样就使同学们认识到太平洋之“大”。也为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而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广的季风气候区打下了基础。纵比是同类事物不同时期的比较,它可反映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讲我国的工农业增长等方面的数据,为了突出其增长幅度,常用此法。
  (2)扩算法
  如果个体数字比较小不易引起重视,则可由此扩算出一个累积数,形成一个可观的数字得以强化该内容。如讲森林法中决定每个公民每年义务植树三至五棵, “三至五”数目小,学生觉得淡然,如果把它扩算为按10亿人计算,每年则可义务植树30亿至50亿棵,试想这是多么惊人的一笔财富!由此也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3)缩算法
  数字太大或时距久远,不易捉摸,如果缩算成小数字则便于理解。如讲“地球的演化史”可联系课本中的练习题,将整个地球发展史缩算到钟表面的12小时之中,指出地球各个发展阶段约占的时间。特别强调地球初期发展阶段占2个小时,太古代占5个多小时,即这7个多小时地球上无生命存在。后四个年代合起来占5 个小时,其中新生代很短,仅占10分钟,而出现人类的第四纪仅占20~30秒。这样一来同学们对漫长的地球历史中各代的相对时间就有了一个较清楚的认识,对掌握地壳的变化、生物的演化很有帮助。课代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用此法。如世界森林资源的毁灭,我国土地资源的减少,我国人口的激增等数据都可缩算到一年或一天甚至每小时来说明,由此强化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的紧迫意识。
  (4)迁移法数字显示的内容生疏,可以迁移到一个比较熟悉的数字上类比。如讲“一千克铀
  235通过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5000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时,学生对“标准煤”比较生疏,影响了这个数字的信息度,可迁移为: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转化为电能,相当于2000万度电,这样则有熟悉可知,易于接受。 www.85jc.com  
  
  (5)换位法若遇数字内涵模糊,难以感知,可采取换一方位、变一视角的办法处理。如“天体间的距离”用。光年”度量,学生不易感知,可换成用火箭、飞机、甚至步行所需要的时间去度量,使学生感知其“遥远”,进而认识到恒星的“恒”是有相对性的。
  (6)窥斑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课代中不一定要求记忆但又要知道有定量的数量。如讲黄河泥沙之“多”,可形象地说“一碗水半碗泥”;如讲我国西北某些地区气温日较差,可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这样虽不反映总体数,但以局部示全部,以现象显特征,同样可起到生动有趣,强化印象的效果。
  
  采用上述方法应注意几点:一是数字的“加工”要注意科学性,不能无根据地将课代中的数字夸大缩小;二是不能节外生枝,故意引进些新的数字,混淆视听加重学生负担;三是此法要适度,并且强调课代中必要的数据要记忆,不能以此法免去记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考地理复习方法地理复习方法,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考地理复习方法

上一篇:解题技巧之:气候类型的判断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