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数学学习数学教研数学教学随笔浅谈数学课堂提问时机,增强教学效果» 正文
  1.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时机,增强教学效果

  2. [11-19 18:29:07]   来源:http://www.85jc.com  数学教学随笔   阅读:8379

概要:孔子说:“学贵有疑”,“思源于疑”,我们在学生似懂非懂以及思维的盲点处提出问题,让学生辨析、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例如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学生并不难理解,但是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显然也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提出激疑性的问题,可以问学生:“在平行线的定义中,为什么要限定在同一平面内呢?”通过教师的激发,学生必定会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对于新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在讲授易与旧知识混淆的新知识时,都应与相应的旧知识对比,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它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比如,在学完“直线、射线、线段”之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1)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几个端点?(2)直线、射线、线段都可以度量吗?为什么?(3)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一样吗?都具有方向性吗?(4)直线、射线和线段,他们有什么联系?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强化所学新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时机,增强教学效果,标签:教学随笔,http://www.85jc.com

  孔子说:“学贵有疑”,“思源于疑”,我们在学生似懂非懂以及思维的盲点处提出问题,让学生辨析、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例如讲解平行线的定义,学生并不难理解,但是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显然也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提出激疑性的问题,可以问学生:“在平行线的定义中,为什么要限定在同一平面内呢?”通过教师的激发,学生必定会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对于新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在讲授易与旧知识混淆的新知识时,都应与相应的旧知识对比,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它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比如,在学完“直线、射线、线段”之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1)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几个端点?(2)直线、射线、线段都可以度量吗?为什么?(3)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法一样吗?都具有方向性吗?(4)直线、射线和线段,他们有什么联系?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强化所学新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

  四、思维训练时提问,抓住知识的联想点

  在学生学习了定义、定理、公式的内容以后,教师从知识的反面来考虑与设计的提问,这种提问能引导学生从反面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例如,在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后,我提出如下问题:(1)在一个函数关系中,如果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时,这样的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吗?(2)函数y=kx(k≠0)是反比例函数吗?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从性质的反面去进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以后,提出了如下问题:(1)有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争论,并通过对问题的剖析,加深理解,并教会学生思考钻研的方法.

  这样提问可以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中,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提问是一种策略、一种手段,也是一门值得广大教师认真研读与实践的艺术.要想提升自身对这门艺术的表现能力,还需要我们更多地从实践中去总结、去反思.只要教师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上一页  [1] [2] 


Tag:数学教学随笔教学随笔数学学习 - 数学教研 - 数学教学随笔

上一篇:2014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总结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