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角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数学说课稿 阅读:8250次
概要:(分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在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感知角的特点,符合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己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周围的物体上找角。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表象积累,而且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三、实践与应用:1、出示活动角。师:这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角,请大家自己操作一下,注意看它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操作,探究。3、学生汇报: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的边的长度有什么变化?4、小结: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5、比一比:(1)课本65页(1)题。(2)师出示两个相似三角板,学生猜测两个对应角之间的关系。学生操作对比。(师反问边长的角为什么不比边短的角大?)学生操作,讨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没有关系。6、去掉1个角,是不是还剩两个角?7、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人体上有许多小秘密,请你试着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表示角,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合作,我们比比看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角,标签:数学说课,http://www.85jc.com
(分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在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感知角的特点,符合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己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周围的物体上找角。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表象积累,而且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实践与应用:
1、出示活动角。师:这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角,请大家自己操作一下,注意看它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操作,探究。
3、学生汇报: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的边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4、小结: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5、比一比:
(1)课本65页(1)题。
(2)师出示两个相似三角板,学生猜测两个对应角之间的关系。学生操作对比。(师反问边长的角为什么不比边短的角大?)
学生操作,讨论。
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没有关系。
6、去掉1个角,是不是还剩两个角?
7、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人体上有许多小秘密,请你试着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表示角,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合作,我们比比看谁找到的角最多。
学生合作在身体上找角。
(分析:教师先让学生通过制作活动角判断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然后制造认知冲突,想办法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角,再演示教材上的比较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学习了新的比较方法。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三角形去掉一个角,是不是还剩两个角”,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设计让学生在身体上找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了高潮。)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展示角构成的图案,鼓励学生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
六、课外延伸:请同学们回家后再去找不同大小的角。
(分析:这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大社会成为小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大舞台。)
上一页 [1] [2]
Tag:数学说课稿,数学说课,数学学习 - 数学教研 - 数学说课稿
上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米和毫米